工商時報記者陳碧芬/台北報導
美國升息腳步不停,為防止利差擴大和輸入性通膨,許多新興市場國家跟進升息,牛津經濟研究院最新報告示警,新興市場面臨當地和美元利率上升,世界貿易增長放緩,資本流動下滑,以及貨幣貶值對資產負債表造成負面影響,造成新興市場及當地外幣融資企業難以喘息的壓力。
該機構估測,今年第一季以來的新興市場資金流出、貨幣貶值,已造成整體新興經濟體GDP減損1.6個百分點,資產負債表規模則減損1個百分點。
牛津經濟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斯萊特(Adam Slater)指出,以目前衝擊情況看來,與2014~15年經濟放緩期間的衝擊相似。
牛津經濟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斯萊特(Adam Slater)指出,以目前衝擊情況看來,與2014~15年經濟放緩期間的衝擊相似,美元融資成本則進一步走升到2006年的水準,新興市場經濟成長預測的下行風險十分明顯。
斯萊特表示,牛津經濟研究院在6月間已提出警告,新興市場面臨經濟動能持續的三個下行風險:高油價,世界貿易增長放緩,外部流動性壓力,現在看來情況還是一樣。尤有甚者,為挽留外流的國際資金而冒險採行升息策略,已然加劇經濟增長的下行風險。
該院統計,23個新興經濟體樣本中,近期共有11個市場提高利率,其中7個超過75個基點,美元融資成本也隨之上升,比一年前的市場水位高出140個基點。世界貿易逐步放緩,也是牛津經濟研究院對新興市場危機提出的另一項警告。
該院估測的世界貿易同步指標,貿易增長率從年初的6%估值,下降到現在的2.5%左右,斯萊特說,這雖比2014~15年景氣最弱的時期來的好些,但現在已看出領先指標將進一步減速,對於出口為主的小型新興經濟體來說,這將是一個特別壞的消息。
標普全球評級最新報告亦分析,在美中貿易緊張局勢下,聯準會也不放鬆升息腳步、力求貨幣政策正常化,兩者交互影響下,全球市場的資金流動變得更加緊張,企業機構發行新債更為困難,借貸成本明顯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