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周湘芸/台北報導
疫後民眾旅遊習慣改變,加上量能未完全恢復,產生不少旅遊糾紛。世新大學觀光學系副教授陳家瑜認為,疫後小團體、自由行增加,但許多客製化產品沒有簽定型化契約,風險就會轉嫁到消費者身上。高雄餐旅大學觀光研究所教授劉喜臨則提醒,只要產品價格跟市場有很大差距,民眾就要有所警覺。
劉喜臨表示,一般旅遊糾紛容易發生在旺季,儘管有些不是單純台灣旅行社問題,但業者也應跟國外地接社保持良好關係,確保有比較合宜的交易機制。 另外,每個人對於旅遊的理解不一樣,取決於消費者對國際環境跟市場的了解及認知,旅客通常更重視體驗是否符合價值。
劉喜臨指出,最重要還是消費者自己要睜大眼睛,「低價絕對沒好貨」,只要價格跟市場差距很大,就要有所警覺。
他也說,現在旅行業還是特許制,觀光署應該站在保護消費者面向,定期針對業者營運稽查,若發現有財務狀況就要設有檢查輔導機制。此外,隨著旅遊產品愈來愈多元化,未來也可以考慮廢除特許制,回到市場機制。
陳家瑜表示,疫後民眾旅遊方式改變,小團體、自由行增加,但許多客製化小團體或自由行沒有簽定型化契約,購買產品的風險就會轉嫁在消費者身上。
她指出,旅行業為特許行業,旅遊產品只能透過旅行社購買,但現在供應商愈來愈多元、數位化,不少民眾甚至會自己透過國外旅行社訂行程。觀光署過去曾研議廢除特許制,但業者多數持反對意見,尤其疫後產業還在復甦中,短期內應不太可能廢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