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氣 33

食安風暴自保撇步:讀懂檢驗報告

#食安 #蘇丹紅 #政策 #居家
中國時報記者林周義/綜合報導
 
蘇丹紅風波延燒,除辣椒粉,咖哩粉及胡椒粉外,沙茶醬也接連中標,造成社會恐慌,擔心有毒成分下肚。營養師指出,蘇丹紅吃下肚後,輕則皮膚過敏,重則對肝腎造成損害,若要把關食品、營養品安全,消費者可留意產品是否有SGS等公正第三方檢驗機構的報告,並留意有無逐批檢驗、報告的日期是否更新。
 
營養師廖欣儀表示,為增加食物的顏色、香氣、濃稠度及保存期限,在食品加工的過程中加入添加物很常見,只要在限定範圍內合法使用,就不至於對人體造成危害。然而,蘇丹紅是塑膠、工業用品常見染料,許多國家都不允許用於食品,不肖業者為了讓食物呈現鮮艷好看的紅橘色,會非法添加,民眾能做的就是「自保」。
 蘇丹紅毒粉事件延燒,民眾聞辣色變。(羅永銘攝)(示意圖,非新聞當事者)
蘇丹紅毒粉事件延燒,民眾聞辣色變,不少餐飲業者嚴格把關,盼確保食安無虞。(羅永銘攝)(示意圖 非新聞當事者)
為把關食品安全,廖欣儀提醒民眾,購買食品或是營養品前,先看外包裝標示:認清產品資訊,包含產品的品名、內容物、所使用的食品添加物名稱、有效日期、負責廠商(名稱、電話及地址)、原產地及警語等,不要購買來路不明的產品。
 
民眾也應留意產品是否有「公開」檢驗報告。廖欣儀表示,檢驗報告最好來自公正第三方的檢驗機構,例如SGS(台灣檢驗科技)、intertek(全國公證)、SuperLab(台美檢驗)等,且報告公開在店頭或是產品官網可供快速查詢。
 
此外,民眾也應瞭解產品是否有逐批檢驗。廖欣儀說,因檢驗成本高,市面上僅少數廠商可以做到逐批檢驗,且每份報告都會標示送驗的日期,如報告日期過時,代表過去某一批生產有檢驗,但後續的不一定檢驗,安全性也會降低。
 
以營養食品來說,常見檢驗項目包含塑化劑、微生物、重金屬、農藥、三聚氰胺等,其中塑化劑跟微生物是多數產品都需要檢驗的項目。
 
若產品中含有植物成分,需要檢驗重金屬跟農藥;如果產品含有奶粉成分,最好檢驗三聚氰胺。
 
廖欣儀表示,有些廠商只檢驗其中一項就大肆宣傳有做檢驗,消費者不易辨別,唯有檢驗正確的項目,對消費者才有保障。
 
廖欣儀表示,台灣歷經多次的食安風暴,有越來越多的業者願把「安全檢驗」放在首位,但檢驗報告不是有做就好,長期、逐批、從源頭把關,不輕易妥協,才是食安把關最不容易的地方。

熱銷建案&網友看屋心得



好房網不只有新聞,還能找優質宅

好房網News粉絲團

成為好房網Line好友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頭版 總覽 圖輯 名家 專題 土壤液化 好房網TV 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