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彭宣雅/台北報導
日本福島核廢水的排放設備預計6月底正式完工,不僅引起周邊國家反彈,連日本漁民、旅遊業都表達反對意見;我國漁民不斷發出抗議聲浪,但政府並未重視。漁業界憂心,會影響到消費者對日本進口水產品,以及國內水產品的信心,影響的嚴重性,恐怕遠比想像中的大。
琉球區漁會總幹事蔡寶興表示,這件事的嚴重性,不僅只是日方提前排放氚廢水這麼簡單,影響的不僅是各國消費者對於日本進口水產品的信心。同時,我國消費者也會對國產的水產品產生疑慮,進而影響到水產品的價格和未來的消費習慣。
蔡寶興表示,漁民當然反對,根據之前公布的民調,包括我國國民反對的比例也非常高,但政府有何作為?在日本的壓力下進口產品是可以預期的,即將面臨2024大選,是不是會有政黨能站出來捍衛全民的權利及健康?
他也說,對琉球區漁會來說,鮪魚,旗魚,鬼頭刀,只要是所有野生捕撈的魚;甚至包括有用海水養殖的魚都會受到影響。
蔡寶興也引述南縣區漁會總幹事陳崇德的看法,認為氚廢水入海後,對靠海的淺海,以及陸上養殖,都會有很大的影響。
農委會漁業署表示,從2011年3月11日福島第一核電廠事故後,農委會與原能會跨部會合作進行水產品輻射監測,針對我國沿近海洄游性魚類及西北太平洋公海捕撈返台的秋刀魚,抽樣檢測銫-134及銫-137,均檢測合格、無輻射汙染。
漁業署表示,含氚廢水排放後可能隨著洋流擴散,後續影響目前尚未可知,經評估分析相關海域現行漁業作業情形,魚種包括秋刀魚、赤魷、鮪類、旗魚類、鯊魚類、鬼頭刀、鯖鰺、白帶魚、烏魚、鎖管等重要經濟物種,這些魚種2019年漁獲量計25萬8737公噸,產值約新台幣140億元,未來會加強調查分析並監控漁場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