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盧逸峰/台北報導
邊境開放進入倒數階段,日本將於10月11日開放自由行、台灣最快將於10月13日實施入境免隔離、並解除旅遊禁團令,除了機票討論度大增、對於出國旅遊的話題更是日漸熱絡。
今日晚間有鄉民在PTT八卦版發文討論,指出台灣人去日本是不是體力會比較好?去日本玩每天都可以走幾萬步、幾十公里,但在台灣可能去巷口買東西都要騎機車。討論間,網友多認為,日本的人行道設計比台灣好太多,有舒適的走路環境當然願意走路。
根據交通部道安資訊網統計,過去14年歷年行人因交通事故死亡人數,除了2017年之外,每年都超過400人。2019年458名行人因交通事故死亡、2020年432名行人死亡、去年則是410年死亡,死亡數目雖然連續兩年下降,但平均每天仍有至少1名行人因交通事故魂斷街頭。
一名網友指出,人行道是交通基礎建設但在台灣極度缺乏,行人常常要走到馬路上,甚至推著嬰兒車也要走在車道外側,遇到違停還得繞到內側車道,險象環生,沒有人行道可以安心步行。
該網友說,人行道應該要有墊高、護欄或路緣石阻隔,最大用意是不讓汽機車侵入人行道,但在台灣每個縣市都缺乏這樣設計,行人沒有人行道來滿足需求,自然不會選擇用這麼高風險的方式移動。
該網友也說,台灣在持續拓寬道路的同時,日本反而思考縮減道路,增加人行道及自行車的空間,人行道拓寬帶來人流更會帶來金流,還能形成有規模的商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