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福其/專題報導
年底將舉行市長選舉,聯合報闢「紙上政見會」,供讀者了解(按姓氏比畫排列)各參選人的政策主張;本周主題為「北市住宅及房價政策」。
各台北長參選人針對「北市住宅及房價」議題提出政策。(好房資料中心)
呂秀蓮:合宜住宅 讓房價合理
我主張大量提供「社會出租住宅」、「合宜住宅」,讓一般住宅的房價趨於合理。
社會出租住宅只租不售,以低廉租金或免費供低收入戶或特殊弱勢對象居住。合宜住宅採民眾負擔得起的租金或房價,租金以中位家戶收入的25%為準,售價以中位家戶負擔能力為準。
公有地要優先用來興建社會出租住宅、合宜住宅,先大幅降低或取消現行建築容積獎勵,再以提供社會出租住宅與合宜住宅給政府,作為獲得額外容積的條件。
我也主張在自用住宅稅賦不變的前提下,提高非自用房屋的土地「公告地價」與「房屋現值」,將「公告地價」調整與「公告土地現值」一致,將房屋「標準單價」調高以反應真實的「房屋現值」,以提高非自用房屋的持有成本。
柯文哲:用公有地 蓋社會住宅
高房價不僅讓一般市民和年輕人難以負荷,也墊高投資成本,不利招商創業,影響產業發展。
高房價就像腫瘤,當還很大時不能一下子割掉,而是先化療、電療將它縮小,然後再切除,這是較安全的處理方法。
研究顯示,如社會住宅達到5%以上,就能達到價格破壞的效果而抑制房價。未來我要全面清查公有土地,尋找合適地點,大量興建社會住宅,只租不賣,透過增加房屋供給,達到抑制房價的效果;配合大規模的都市更新,更可同時解決市民居住的問題。此外,可參考鄰近國家處理房價的經驗,進行房地產稅制改革。
姚文智:社宅營運 需專門管理
我主張房價要經由實價登錄、實價課稅,達成符合市價並以交易更透明及租稅手段抑止炒房。
另一解決問題的重要方法,就是大量興建「只租不售」的社會住宅。但社宅須有相當數量才有效果,有量就有管理問題,因此要先籌謀兩個課題。一是要有專責機構,市府須設立「住宅局」或「住宅與都更局」負責興建、分配、管理社宅;二是找到足夠土地興建社宅,廢除松山機場就是關鍵。
機場廢除後,大台北3000公頃建築的限高會解除,市府以自身公有地搭配民間土地,推動真正的「公辦都更」,至少擴充1萬戶社宅,才能改善北市住宅問題。
連勝文:青年住宅 租金當分期
市內自有住宅率高,市府對辛苦打拚而來的財產與合法權益,必須加以保障。我認為,相關稅率調整將主要針對豪宅,實際作法將通盤檢討全市房屋街路等級調整率;對現有路段率偏低地區分階段調整以反映現況,所增稅額則用於住宅補助政策。
同時,市府須確保市民享有住的權利,不但短期內要透過租稅手段或緊縮房貸來壓抑房價;長期更需透過社會住宅供給量增加,來達到保障居住目的。
市府應在公有地建設租金合理的社會住宅、青年住宅,並提供租屋補貼以解決住屋需求;青年住宅另設定一定年限例如20年,可轉為適價配售,而原先繳付租金視為分期付款。
另興建合宜住宅,讓設籍北市的年輕族群可用低於市價的價格優先承購,但須設定不得轉售年限,稱為「幸福住宅」。
許添財:市場分割 豪宅國際化
當北市房價所得比15已居世界最高,無論繼續漲或有人高聲要它兩年跌三成,其實都是災難。
我認為軟著陸之道,須利用政策將市場進行「分割」。讓豪宅與商業大樓民間市場部分繼續自由化、甚至國際化;一般市民基本住屋則由政府廣建只租不售的「社會出租住宅」,並採適當的補貼政策保障弱勢住的基本權利。
作法可從三面向著手。成立長期「社會住宅建設租賃基金」,並以保障報酬率方式邀政府四大基金共同投資;以大量公辦都更及增額容積率獎勵民間都更或開發回饋,確保建地來源;採分級分類補貼配套措施確保弱勢居住權利。
馮光遠:只是增建 恐流於炒房
我認為,以增建房屋來解決居住問題,是錯誤的思維,這麼做只會滿足以「擁房」為目的的房屋炒作,而無法滿足「居住」的需求。
單純增建「社會住宅」、「青年住宅」等,僅是其中一項手段,無法徹底解決居住問題。建案若不能融入原本社區的生活狀態與需求,讓新居民自然成為原本社區或聚落的一分子,常會引起既有區域內居民的疑慮,增建住宅企圖解決居住問題前,也要考量整體社區的發展。
簡單說,社區整體營造須考量包含社福及社會救助等公共目的,市府絕對要避免興建住宅,卻連帶造成房地產炒作。
顧立雄:非自用宅 增稅避炒房
市府平抑房價可從租賃、買賣著手。租賃部分,市府可在市有地興建出租公營住宅。此外,市府參與更新所分回的一般住宅都不再標售,全部作為出租住宅。
我希望在4年內讓社會住宅戶數倍增,從目前的5000多戶增加到1萬戶。市府也建立租屋資訊平台,引導民間租屋資訊透明公開,建構數量穩定的住宅出租市場。
買賣部分,市府要針對非自用住宅增加地方稅課徵,透過調高非自用住宅稅率或稅基來減少囤屋,避免炒房,促進空屋釋回住宅市場。此外,要求中央盡快實施房地合一實價課稅。
年底將舉行市長選舉,本報特闢「紙上政見會」,供讀者了解(按姓氏比畫排列)各參選人的政策主張;本周主題為「北市住宅及房價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