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記者鄭郁蓁、陳人齊/台北報導
本土疫情趨緩,昨新增確診個案跌至4萬以下,但中重症案例不降反升,新增359例中重症、134例死亡個案,並再添1例MIS-C個案,是1名11歲女童。專家表示,中重症與死亡案例增加,反映前陣子感染族群恐怕以高齡長輩或高風險者居多,呼籲長照機構增加快篩頻率,快篩陰性仍不舒服就做PCR採檢,一旦陽性就需立即投藥。
指揮中心公布昨公布新增359例中重症,其中1例MIS-C,是1名11歲女童,5月11日接種1劑疫苗,5月30日發燒就醫快篩陽性,隔日退燒但全身紅疹,6月4日再度高燒至40.1度,出現畏寒、頭暈、喉嚨痛,就醫服藥症狀未緩解,並再因腹痛、嘔吐、食慾、活力降低緊急送至急診,由於出現血壓偏低、發炎指數升高,疑是MIS-C收治於加護病房,幸好目前已出院康復。
本土疫情逐漸脫離高原期,但死亡和中重症數字仍居高不下,陽明交大醫務管理研究所兼任副教授洪子仁指出,這與前一波感染族群以65歲以上高齡者居多有關,「長者染疫人數愈多,死亡、重症人數就會愈多。」
洪子仁表示,容易發生傷亡的族群就是長者,台灣疫情曲線與紐西蘭較一致,但包含紐西蘭、韓國、日本,這些國家65歲以上2劑疫苗覆蓋率都在90%以上,台灣75歲以上只有75%,應盡快提升長輩覆蓋率。
「尤其是長照機構!」洪子仁指出,這類場所應增加快篩頻率,最好是天天篩檢,且若快篩陰性、長者仍有不舒服症狀時,一定要PCR採檢,只要陽性就立即投藥。至於沒有打滿3劑疫苗的長者,即使現在疫情趨緩,也應減少社交活動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