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徐偉真、劉宛琳/台北報導
新冠肺炎疫情延燒全球超過一年,有人還在和病毒奮鬥,有人已痊癒回到社會和職場,卻無法回到染疫前的生活,被貼上「確診者」標籤,明明已痊癒卻撕不下來,遭職場拒絕回辦公室上班,在社區也承受鄰居異樣的眼光。國民黨立委蔣萬安接獲陳情,「確診者康復後不敢上班,只能躲在家裡垂淚」。
中年的小華(化名)因為工作性質的關係,防疫三級警戒期間仍須到公司上班,她的公司在一棟商辦大樓,大樓裡有很多公司,五月初她突然流鼻水、腹瀉,之後確診送隔離所,在隔離所內康復後,她依規定在家再待七天,五月底痊癒,她看同事分組分流上班,向公司申請恢復上班,卻被要求在家遠距上班至今。
國民黨立委蔣萬安接獲陳情,「確診者康復後不敢上班,只能躲在家裡垂淚」。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阿德(化名)是某企業派駐海外單位的員工,在國外染疫後狀況輕症,康復後申請調回台灣。阿德說,他回來後並不快樂,同事用異樣眼光看他,交談時堅持維持一段距離,主管給他不公平的待遇,甚至有歧視性言語;而他因為消化問題就醫,雖跟新冠肺炎無關,診所卻因為他曾染疫拒絕他看病,即使他快篩陰性也不得其門而入,讓他非常氣憤。
小華說,看著同事都逐漸恢復上常上班的模式,她卻持續被要求居家上班,對這樣被貼標籤的待遇非常沮喪;她也不願意染疫,外界對她的態度,讓她覺得確診是自己的錯。
小華也認為,雖然我國疫苗數不足,但也應該讓疫情緊繃時仍須上班的青壯年人口優先施打,否則他們一旦染疫,可能很快擴散;她的公司所在商辦大樓那時有好幾人染疫,她認為自己也是在大樓中被傳染,只要有人確診就可能迅速傳播,很可能讓企業停擺,甚至影響國家經濟,政府應該也要替他們這樣的勞動人口著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