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彭揚凱/報導
高雄氣爆事件、台南淹水,突顯出台灣居住安全資訊不透明的現狀,讓購屋民眾完全處於劣勢。倘若不動產環境資訊始終不透明,政府要推「防災型都更」恐怕也是騙局一場。
公布環境資訊會影響房價,可能會招致現住戶或賣方的反彈,但是涉及公共安全的事項,政府不能軟弱與妥協,也會促使現住戶有意願及壓力去推動都更,讓都市更安全與更進步。(好房資料中心)
台灣不動產資訊長期不透明,買賣雙方資訊十分不對等,實價登錄上路後,價格的部分總算開始朝向透明化發展,但涉及居住安全、公共危險的環境資訊,卻長期處於不公開的狀況。即使此次高雄爆發嚴重的氣爆事件,居民卻連「知」的權利都沒有。
日本不動產買賣相關法規中強制規定出售房資的應登載事項,包括是否曾經淹水過、是否是凶宅等,讓買房的民眾能夠具體掌握房子的狀況,買下來才會安心。
對多數民眾來說,房子是一輩子最貴重的資產,我們買台數萬元的電腦都要有詳細的說明書,更何況是買貴好幾百倍、千倍的房子。資訊愈不透明,買屋者的權益愈無法保障,但台灣政府卻總是站在賣屋者的一方,擔心一公布房價會下跌,讓不知情的民眾只能傻傻地買、無奈地受騙。
事實上,除了石化油氣管線外,包括斷層帶的位置、房子的耐震級數、有哪些住宅社區是位於順向坡的危險山坡地、哪些住宅社區是海砂屋或輻射屋、降雨量超過多少哪些地區就會淹水,以及哪些巷子消防車開不進去,會有消防安全上的問題等,都是涉及公共安全及最基本的居住安全的資訊,應該要清楚公布。
公布環境資訊會影響房價,可能會招致現住戶或賣方的反彈,但是涉及公共安全的事項,政府不能軟弱與妥協,也會促使現住戶有意願及壓力去推動都更,讓都市更安全與更進步。
政府不願意公開相關資訊,其實是捲入賣方邏輯,與賣方、業者形成共犯結構,趁著買賣雙方資訊的不對等來炒地皮、炒房價。
政府真正要推動的都市更新改造,應該是要讓都市更安全,這才是政府提供獎勵與補助的目的,而不是為了讓地主或建商爆富。台灣不動產資訊的透明化,不應只是價格,還要包括環境資訊。
(彭揚凱口述,記者沈婉玉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