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網News記者王惠琳/綜合報導
台灣房市今年一片火熱,低總價物件搶手不奇怪,但現在就連高總價豪宅物件都有人瘋搶,日前社群平台「Threads」上有網友貼出影片,永和一間屋齡5年新古屋豪宅出售,開價4988萬,高價不僅沒有嚇退買家,社區大廳反而擠滿等著看房的民眾,更在現場就掀起競價,甚至有大媽大喊「我出現金」。
「整批帶看、現場競價」的怪象引起部分網友質疑「演得好爛」、「臨演真多」,不過也有人點出,其實很多人只是去看看「房仲或賣家故意集中一天帶看就會有這種效果,有的案子就是只能這樣才有機會入內」。
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也在臉書上撰文分享此案例,有朋友問他:「為什麼有人笨到在場出價,想當盤子也不是這樣當的,不是白白爽到屋主嗎?」何世昌表示,政府推動房地合一稅,鎖住了成屋市場籌碼,衍生出最大弊病就是「供不應求」,由於供給量低,很多人發現找房時間越長,符合自己條件的房子越少,但價格卻越賣越貴。
他用小綿羊黑化成鯊魚來比喻,購屋族去年還是剛出新手村的小綿羊,看了一整年的房子,不是被別人搶先一步,就是被別人高價搶走,「當你一直找房卻買不到房,而房價卻漲個不停,這時你原有的世界觀已毀滅、陷入無限沮喪」。
此時購屋族會出現兩種反應,一種是退化躺平,索性不買房了,一種則是黑化成「鯊魚」,一看到獵物就衝上去瘋狂的撕咬,非死死把它咬住不可,「當你在買房期間遇到瘋狂出價的鯊魚,也許你一開始會以為『哪來的神經病』?等到過一陣子之後,會真正體認到『同是天涯淪落人』,因為你也變成鯊魚的樣子了」。
住展雜誌企研室總監陳炳辰則說明,此物件熱況可能在於釋出物件在當地稀有,比方說因為價格、屋況、坪數、車位等,沒有同質性產品於當地推出,且永和區的新案也確實偏少,仁愛特區亦為區域知名地帶,兼之社區品牌建商規劃,惜售罕有銷售的話,即便是總價不算首購,仍會有換屋資產族群有意,且如今永和區新案已推升到單價9字頭,要是還有比價效益,輔以不少永和區在地資產族,都有機會見誠意買方現身。
至於是否有行銷手法的可能,陳炳辰認為,一般房仲會在簽約的第一周或早期階段,期望有看房踴躍度,可能將手上名單客戶都叫來看屋,不管是否為目標客群,也會在案件周邊派發傳單吸引民眾,都在於展現熱度給委託賣方,也創造市場聲量,但若從這方面來說,當然建議買方勿被氣氛沖昏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