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記者王家瑜/綜合報導
根據國民健康署調查,台灣18歲以上成年人,大約每4人就有1人有高血脂。當血液中的總膽固醇過高、三酸甘油酯偏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偏低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濃度偏高,任一異常或合併多種異常情形,就符合高血脂定義,日後發生心臟病、腦血管疾病的風險大增。
「美兆健康數據庫」近300萬筆健檢資料顯示,若以2022年和1994年相比,各年齡層男女性的總膽固醇平均值都有大幅上升,其中以20到30歲男女性增加幅度最大,分別為28.2mg/dl和29.6mg/dl,平均值來到192.5mg/dl和190.8mg/dl;而30歲以上族群總膽固醇平均值,更是全數超出正常範圍(130到200mg/dl)上限。
進一步分析三酸甘油酯平均值,2022年和1994年相比,各年齡層男女性都呈現下降趨勢;尤其以50歲以上女性降幅最大,減少39.6mg/dl,而31到50歲男性亦減少24.8mg/dl。整體而言,各年齡層男女性三酸甘油酯平均值都落在正常範圍(40到149mg/dl)之內。
美兆集團研究發展處長林辰語說明,三酸甘油酯主要和飲食有關,當身體攝取過多脂肪,無法代謝的脂肪會堆積在身體裡,例如形成脂肪肝等;30年健檢大數據顯示三酸甘油酯平均值下降,可能反映出民眾近年來對於健康飲食的觀念逐漸進步。
台北榮總健康管理中心科主任、心臟內科醫師許百豐認為,縱觀30年前後,國人飲食習慣已有改變,過去攝取較多澱粉,如米飯、饅頭等主食,這些食物會導致三酸甘油酯增加,而近年來飲食趨勢是「澱粉減量」,或者有些經濟能力較好的人,習慣攝取較多肉類等蛋白質,可能導致總膽固醇升高。
不過,許百豐提醒,營養攝取情形和居住地區、職業別等生活背景都有關係,例如居住在都市和鄉村的民眾,飲食習慣和營養攝取情況可能大不同,該資料僅以性別和年齡作為區分,較難以看出整體國人的健康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