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上祚/調查採訪
台灣火柴工業走入歷史,但它仍透過其他形式,繼續活在人們的記憶裡。彰化縣觀光協會理事長蔣敏全,將個人收藏出借給台中市南區區公所展出,他說,最大的願望就是看到台灣成立火柴俱樂部。
台中市南區公所為將火柴營造為該區特色產品,101年委託「老樹根魔法木工坊」製作火柴相關文創產品。
木工坊表示,先前區公所辦研習營,不少市民對火柴木偶公仔特別感興趣,因為它圓圓的火柴頭可以用水彩畫出很多造型,火柴故事館開幕後,也將正式販售火柴公仔。
除了將火柴轉化成文創商品,台灣火柴迷最期待的,還是一個永久展出的展館及火柴收藏俱樂部。「連澳門這麼小的地方,都有火柴博物館,日本火柴廠在火柴迷支持下,也仍繼續生產,相形之下,台灣對於火柴文化顯得健忘」,蔣敏全感嘆道。蔣敏全說,日本雖然火柴生產成本比台灣高,但因為當地有一群火柴盒收藏家組成火柴俱樂部,可以支撐本地火柴工廠小量生產。
過去二十多年,蔣敏全收集了六萬多個火柴盒,從常民用的經濟火柴盒、旅館商家委託印製的廣告火柴盒、紙板火柴、到專供壁爐使用的火柴都有。蔣敏全表示,日治時代最普遍的火柴是「月琴牌」火柴,日治時代後期,則有玉山商標的「新高牌」出現。
「光復後,台灣各地流通的火柴盒各有不同」,蔣敏全數起家珍,「基隆最多狗頭牌火柴;台北則是與公賣局百樂門同名的Paradise;台中最多『自由之火』(即一般人熟知的台火火炬商標);台南勝利火柴則是生產猴標火柴,單單猴標就有十幾種造型。」廣告火柴種類更是繁多,早年軍公教逐月發給配給菸的年代,每家公司行號都製作廣告火柴,連台北市警察局也以警徽印製火柴盒;華視當年也有紀念火柴,裡面八盒火柴盒還有當家花旦谷音、江霞的肖像。
除了收集火柴盒外,蔣敏全也收集火柴菸具,包括景泰藍、銅、錫製的菸具,趁著最近中南部陸續興起火柴熱,蔣敏全準備把相關收藏集結成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