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賴瑩綺
近期,麥當勞接二連三遭到民眾投訴,食物不是吃到昆蟲,就是夾帶塑膠片狀異物。這家紅極一時的「舶來品」速食店形象繼續下滑,也將其近年在中國大陸市場苦苦掙扎的窘境搬上公眾檯面。
7月28日,有網友在「黑貓投訴」平台投訴,在麥當勞天津海泰南北大街得來速餐廳下單外帶,隨後在所購的漢堡中咬到塑料片狀異物,甚至嘴還被該異物劃傷。
當日,麥當勞方面就此事在黑貓投訴微博平台評論區回應,指稱公司十分重視此事,餐廳及供應商都進行了自檢,未發現異常。相關部門的協調下,麥當勞多次與顧客溝通,希望公平合理地解決此事。
在此前四天的7月24日,福建泉州一名顧客稱在麥當勞的漢堡中,吃出蠕動的白色蟲子,並拍成影片,影片裡白色蟲子還蠕動,已有百萬人次觀看。
食安投訴層出不窮
但這次麥當勞回應稍顯強硬,指「該漢堡是外帶兩個多小時後發現,雞肉經高溫烹製不會有蟲卵產生。夏季蟲害多,近期福建天氣炎熱,為保證安全和品質,請顧客盡快食用,避免招引蟲蠅」。這樣的回應不被大陸民眾買帳,要求麥當勞道歉。
據新消費財研社初步統計,僅7月份,麥當勞就接連出現三起食品衛生安全事件。此前,關於麥當勞食品安全問題的投訴,在微博、黑貓投訴等平台上層出不窮,與其廣告中呈現的健康、青春、時尚畫面背道而馳。
若看財務表現,7月26日,麥當勞公布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第二季業績,麥當勞在全球118個國家擁有餐廳3.96萬家餐廳,95%為特許經營餐廳,其中,麥當勞在中國市場擁有餐廳4,727家。
財報顯示,麥當勞國際開發許可市場同店銷售額年增16%,主要受到巴西和日本銷售增長推動,但是部分被中國大陸受疫情影響及相關限制措施所抵消,市場的同店銷售額出現衰退。
若撇除疫情影響,值得注意的是,麥當勞在中國大陸市場面臨不小的競爭壓力。與最大對手百勝中國(肯德基、必勝客母公司)比較,麥當勞市場發展一直落後於肯德基。當麥當勞只有2,000多家門店的時候,肯德基的門店數就已經有6,000多家。
不僅如此,肯德基在本土化方面更為積極,相繼推出過豆漿、油條、粥等迎合中國人口味的中餐,而麥當勞直到2013年才第一次推出米飯,即便是在當前的菜單中,本土化的菜品依然不多。
此外,麥當勞在中國大陸的發展,也受限於其「特許經營業務」的緩慢推進,特許經營即「加盟模式」,相比於直營它更加輕便,有利企業擴張。
一直到2017年,中信資本與凱雷投資以20.8億美元獲得麥當勞中國大陸市場20年的特許經營權。同年,麥當勞中國大陸總部更名為「金拱門(中國)有限公司」。之後,麥當勞於2017年至2019年快速拓展,新開餐廳超過上千家。同時,麥當勞在大陸的同店銷售額與同店客單數,實現了連續三年的正增長。
2020年3月,中信資本在集團內部調劑後,又增獲22%股權成為麥當勞中國的掌門人,實現對麥當勞股權與管理上組織架構的統一。麥當勞中國區首席執行官張家茵曾表示,股權的改變讓麥當勞在中國區更加獨立,會在執行層面更好地實現本土化。
本土化不及肯德基
張家茵說,本土化的麥當勞,在中國大陸的門市繼續得到擴張。過去的2021年是麥當勞在中國大陸開店最多的一年,平均約15個小時,就會有一家新的麥當勞餐廳開業,但麥當勞還離更貼近中國大陸的肯德基,有著不小差距。
行業專家表示,麥當勞對於中國市場和消費者的重視,不能只有在開店數量上,更應該重視如何保證食品安全和品質。屢次發生的食安問題如果得不到公司的重視和徹底解決,那麼此類問題終有一天將會阻擋麥當勞在中國大陸發展的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