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劉明岩/彰化報導
彰化縣139縣道前天接連發生4起機車自撞事故,其中26歲林男行經「死亡彎道」時,疑超速失控撞擊路樹,頭顱破裂送醫不治,這已是近3個月來,此路段奪走的第3條人命。民代質疑相關單位不作為,讓傷亡事故一再發生;至於是否增設防撞桶或跳動路面,工務處將會勘討論後決定。
彰化縣道139線位在八卦山稜線,風景優美,吸引重機族及超跑族競飆,常發生傷亡車禍。警方暑假安排便衣員警充當「追焦手」,取締違規,前天周六並加強警網攔查,但一天仍發生4件機車自撞,傍晚7時勤務才結束,7時13分林男即命喪「死亡彎道」,令人無奈。
而這已是近3個月來該路段第3起自撞死亡車禍。在139線芬園鄉大彰路5段9.1公里處的「死亡彎道」,先是5月16日晚間,共乘機車的兩少年疑過彎自撞路樹,騎車的陳姓少年送醫不治;7月15日傍晚,20歲女子騎重機車也疑過彎不慎自摔,人遭甩飛,送醫不治。
縣警局交通隊分析,139線車禍多,主因有數個連續彎道,喜歡飆速的汽機車過彎時常壓車,甚至蹺獨輪,死者幾乎都是年輕人。
因此,縣府從2020年10月起,在最容易肇事5.8到10.2公里約4.4公里路段,行車速限從50公里降為40公里,並重繪標線、設置防撞桿及護欄。警方並在沿途設兩支固定桿測速器,假日加派警網雙向機動取締,每年違規罰單上萬件,但車禍傷亡事故仍居高不下,讓警方人員大嘆「有步想到嘸步。」
縣議員莊陞漢說,他曾建議在主要肇事彎道前50公尺,設置跳動路面或摩擦路面,但相關單位怕騎士跌倒受傷,有國賠問題,警方也建議在主要肇事彎道設防撞桶,減緩撞擊力。
縣府工務處表示,包括警方在內,139線車禍防制能做、能想的都做了,最重要原因仍是駕駛人不遵守交通規則。至於設防撞桶、跳動路面設置等建議,將與相關單位會勘、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