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氣 288

解密大都更 房價將繼續飆漲?

#都更 #大都更時代 #房價 #建商合作 #租稅優惠 #政策 #租售

住展雜誌/施絢傑、攝影/羅劍明

403花蓮強震後,都更議題再度燒起,台北市長蔣萬安也宣布啟動大都更時代;不過也引發房價恐持續狂漲的憂慮。而除了市場機制外,從推動模式及制度面向,也能找出某些因素,說明都更案價格為何貴桑桑......
 
今年4月3號上午發生震央在花蓮的七級強震,確實再度震出台灣都會建築年久失修、潛藏公安疑慮的長年沉痾,也讓台北市長蔣萬安宣布啟動所謂「大都更時代」。另外,原本的租稅優惠,中央稍早也宣布繼續延長。

 

 

 

 

 

 

 

 

 

 

大都更啟動房價再飆漲?
 
雙北老舊建物安全問題亟待面對及解決,這當然是社會共識,降低成案門檻、提高租稅優惠,能否加速之,還有待後續檢驗;但同時間卻已先出現(大都更)等於炒房的批評,畢竟過去都更推案價格總是高人一等,和某些官員「都更順利推動,供給將增加、價格可望鬆動」的說法完全相反,就更別說近一年房價又出現近似瘋狂的漲勢。
 
都更案價格貴桑桑,從市場機制角度切入理由可能很單純,那就是這類個案,十之八九都在雙北都會區超精華地段,而這類地段原本就價值高昂;加上新供給長期偏少,因此只要出現新推案,無論是否為都更案,價格一定是貴得嚇人。
 
然而從都更推動方式,甚至是政策制定層面,我們其實還是可以找到某些造成都更案價格如此昂貴的原因。

一坪換一坪 成本轉嫁售價

都更案的推動,一般而言分成兩大類方式;一是自力更新,二則是建商與原屋主合作。自力更新,顧名思義就是原屋主必須自己籌資、找營造商,雖然不必和建商分配重建後量體,但對一般人來說,專業門檻確實很高,因此實際上歷來成案案例非常少。目前市面上看到的民辦都更案,幾乎都是第二種,建商與原屋主合作,也就是坊間所稱「建商出資、原屋主出地(不出錢)」的模式。
 
這種方式,基本上和過去常見的協議合建幾乎沒有不同;主要差異是都更多半採取所謂「權利變換」進行之;用更淺白的方式說,就是納入更多專業嚴謹的估價機制,進行產權分配。
多數民眾期待老屋改建後可一坪換一坪,圖/台灣金融都更提供。
多數民眾期待老屋改建後可一坪換一坪,圖/台灣金融都更提供。
其實走到這邊,還沒有產生什麼特殊因素,會形成都更案價格調高的壓力,但緊接著問題浮現了。原來政府為順利推動某些產權複雜、整合困難的更新案如『大同斯文里案』,於是祭出讓原屋主可以「一坪換一坪」的誘因,甚至承諾。
 
一坪換一坪實際上絕非常態,通常必須是原基地法定容積,乃至房價水準都要夠高,才有可能達到。前任內政部政次花敬群曾直指,原屋主不該有這方面的錯誤期待,現任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稍早更對外公開表示「一坪換一坪是一種迷思」。然所謂覆水難收,政府既然自己推出這個誘因,還是讓其他都更案的原屋主甚至一般民眾,產生「我也可以一坪換一坪」的想望甚至執念。
 
真要達到一坪換一坪,當然代表原屋主分回的坪數更多:參與建商如果不想碰「釘子」,選擇妥協讓步,藉以加速成案、獲利了結,自己分回的量體就會變少,變相代表成本增加。建商也不是吃素的,一定是將其轉嫁到售價上,讓後端消費者概括承受;所產生的結果就是,都更案房價只會高不會低。
 
發展歷程模式與景氣完全連動
 
不過平心而論,一坪換一坪迷思產生的影響還不是全面性的;畢竟只有雙北都會區土地價值夠高,非雙北地區(原屋主)則比較不會出現類似思維。相較之下,從都市更新的本質,甚至台灣不動產業的特性,還能找到更強有力的證據,說明都更案價格為什麼始終居高不下。
麥怡安指出,基於再開發行為的本質,都更重建幾乎無法避免高房價及仕紳化之副作用。
麥怡安指出,基於再開發行為的本質,都更重建幾乎無法避免高房價及仕紳化之副作用。
現在我們看到的《都市更新條例》第一條,寫得煞有介事,甚至冠冕堂皇;不過1998年的最原始版本,第一條條文確實還可看到「活絡產業」的字眼。可能基於各界批評,後來的修訂版本已刪除之,但從之後實際推展歷程,還是會發現,都更和(不動)產業及景氣不僅連動,而且是高度正相關。
 
財團法人都市更新研究發展基金會執行長麥怡安分析,無論手段是重建、整建或整修,都市更新本質上都是再開發行為,這代表開發商必須先投入資本,而且就是將本求利的商業行為。尤其台灣的營建業生態又是中小型業者居多,且多靠賣斷房市商品為主要,甚至唯一獲利模式。
陳定中直言,都更早已成為建商都會區圈地的最新且最佳手段。
陳定中直言,都更早已成為建商都會區圈地的最新且最佳手段。
然而,都更案整合曠日廢時,此點眾所皆知;先不論前端整合原屋主到一定比例,及後續權利分配,光是通過事業計畫等審核流程,可能就要一、兩年甚至以上、這對相對短線操作的本地開發商來說,無疑形成莫大的時間風險。
 
於是,除非市場景氣至少未來3到5年是看多,房價看漲,否則基於以上風險,建商參與都更的意願一定是偏低的。都更推動初期就有不少業者直言,必須是房價絕對水準夠高的地區,而且價格趨勢還必須是往上時,都更才有可能推得動;而從後來的實際發展來看,無異一語成讖。
 
事實是,1998年條例通過後的頭幾年,都更確實幾無具體成績可言,甚至2003年市場景氣回升初期也未見成效;一直到後來北市精華區土地資源短缺議題大舉發酵,都更才順勢而起,進而擴展到現在所見的規模。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資深經理陳定中更直言,(都更)早就成為建商的「都會圈地新法」!
擴大更新規模緩解相關弊病?
 
的確,從政策本質來看,都市更新注定與市場景氣與房價趨勢連動,如果又碰上某些屋主的「野望」,那麼都更案價格就幾乎就是「沒有最貴,只有更貴」,而且難以扭轉。麥怡安就坦言,連推動時間更長、歷經更多修正的歐美日等國,都無法避免都更造成所謂「仕紳化現象」【註】,何況是房價長期易漲難跌,民情上對不動產(價格)又高(過)度重視的台灣。
 
但麥怡安認為仍有緩和之計;他舉日本經驗,建議台灣應該要用更宏觀的角度和尺度,來討論都更政策及推動,如都市百年防災、區域長期發展定位等,而不只是單純的建物安全及更新重建。
 
另外,雖然民辦都更案很難擴大其規模,政府還是可以透過公辦等方式,將點狀重建盡量連成線乃至面,這樣就有可能納入更多公共價值,如增加可負擔住宅、社福機構、開放空間等等軟硬體,嘗試化解仕紳化帶來的副作用。
 
【註】仕紳化gentrification:指更多富有階級或企業遷入,改變某社區或區段特徵的過程。而由於都市更新通常造成區域房價或房租上揚,因此極易造成仕紳化,也就是迫使無法再負擔漲上來房價或房租的原居民必須遷出。

住展雜誌 】授權轉載,原文出處【 解密大都更 房價將繼續飆漲?

住展雜誌

熱銷建案&網友看屋心得



好房網不只有新聞,還能找優質宅

好房網News粉絲團

成為好房網Line好友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頭版 總覽 圖輯 名家 專題 土壤液化 好房網TV 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