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彭宣雅/台北報導
除了缺蛋以外,國產白肉雞也拉警報,受禽流感疫情影響,白肉雞雛雞從2月19日起,雛雞參考價格每隻36元,為歷史新高;產業憂心種雞缺乏,小雞不足,3、4月,雛雞量會更少,恐怕影響國產雞肉供應;農委會表示,確實白肉雞雛雞有損,特定部位雞肉3月底會有缺口,會盡快進口替代補足供應。
農委會畜牧處長張經緯表示,目前資料看來,特定部位肉,如勁辣雞腿堡所使用的大清腿肉塊,3月份會有缺口,下周會針對美國阿肯色州審議提出的非禽流感區的進口審查,如果順利通過審查,雞肉進口時間,應該可以接上我國缺口。
張經緯表示,不同雞齡大小分切出不同部位的雞肉,國內不見得有這樣的規格,因此,特定規格的產品,還是會以進口替代為主,我國進口雞肉九成來自美國,98%是骨腿或翅腿,且因為開發舒肥雞,現在雞胸肉也少量進口。
根據最新的白肉雞產業資訊,今年至2月5日,白肉雞的入雛量為467.7萬隻,低於每周正常入雛500萬隻;張經緯表示,受到這波氣候異常、疫病影響,過年期間種雞有損造成缺口,白肉雞一周的出雛數,大概500萬隻上下,最近前幾周掉到460萬隻,但後續預估3月份會回到500萬隻。
張經緯說,之前確實知道種雞場有些問題,但白肉雞的飼養期比較短,要恢復產程排程比較快,白肉雞排程約8周一個循環,日前確實有拉長到10周一個循環,部分代養、或雞種不同也有到12周、甚至16周,相對恢復比較慢一點。
張經緯說,當然希望白肉雞國產自給率增加,但國產自給率與價格定位有關,長期以來,會有進口替代問題,國內白肉雞若價格穩定,進口替代就不會這麼明顯。
他表示,國產白肉雞自給率為六到七成,到底是雞缺還是肉缺,端看小雞的出雛數量及進口雞肉的數量,同時評估國內的庫存數量,透過產業團體了解種雞場受損和供應情形,目前推估,三月份會恢復每周入雛500萬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