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陳宛茜/台北報導
北藝中心設計者庫哈斯曾獲「建築諾貝爾獎」普立茲克獎,作品以話題性著稱。北藝中心開幕時,他親自來台為媒體導覽解釋設計理念。他認為,北藝中心有三大創新:超級大劇院、人人可免費使用的參觀通道「公共迴路」、將地面層留空鼓勵人群親近劇院。從建築的角度來說,這三大創新的確是革新之舉,也為北藝中心在全球劇場建築留下獨特地位;但對劇團和觀眾而言,這三大創新其實「不好用」。
北藝中心的「大劇院」和「藍盒子」可打通形成2300席的「超級大劇院」。庫哈斯指出,全世界的「超級大劇院」都在都市邊緣,像北藝這樣位於市中心的「超級大劇院」具獨特性。然而對市場有限的台灣劇團來說,2300席的超級大劇院幾乎「英雄無用武之地」。
庫哈斯為北藝中心設計的公眾通道「公共迴路」,讓民眾即使不進劇場看戲,也可以深入劇院內部感受劇場氣氛。但此一通道的燈光設計和陡度,開幕後卻被認為對年長觀眾不友善。他將北藝中心地面層挑空留給都市人群、固然強化北藝的公共空間性格,卻造成劇團換場的難度提高、營運單位維護成本增加。
台藝大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所長殷寶寧指出,一間專業表演場館的完成,必須靠三方面的協力合作:建築設計、文化行政與經營團隊。
但從北藝的經驗發現,建築設計團隊和經營團隊缺乏直接、充分與相互信任的溝通。在「硬體優先」的政績考量思維下,文化行政部門往往不自覺地往建築團隊傾斜,無法將經營團隊的需求和建築設計的創意表現做平衡的拿捏取捨。殷寶寧表示,這種失衡的結構,造成往往只有在建築完工移交後,經營團隊才能亡羊補牢、再花一筆預算和心力進行友善使用者的空間「優化」。
先開館再「優化」,北藝中心不是第一個。從台中歌劇院、衛武營到北藝中心,明華園都擔任「開箱戲」重任。明華園團長陳勝福曾細數歷年「開箱」發生的荒謬狀況,包括演一半停電、自備發電機、上台前被告知只能用某一邊舞台等。兩廳院藝術總監劉怡汝不諱言,先開館再「優化」,彷彿成為台灣表演場館的宿命。
殷寶寧觀察,台灣的文化「建設」,往往有硬體比軟體重要、城市行銷遠勝於表演藝術文化空間的迷思,「文化行政體系只在乎完工,政府只在乎剪綵,民眾也不在乎專業的表演空間。」此次北藝中心引發喧然大波,或許有助於改善台灣文化建設的設計過程中,建築團隊與經營團隊關係嚴重失衡的亂象。
要翻轉台灣表演場館總是「先開館再優化」的宿命,殷寶寧認為,主管機構必須屏除「硬體優先」的政績考量思維,讓營運團隊從預計籌設時便加入籌備工作,文化行政體系也必須扮演平衡、磨合建築團隊和營運團隊的重要角色。她認為,培養成熟的文化行政人才,是台灣打造成功「文化建設」的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