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蔡依珍/桃園報導
有「陶藝科學家」之稱的陳坤和,以專業知識研究南宋陶器特有的「鷓鴣斑」,意外發現溫度提高到攝氏1325度,就能重現失傳千年的鷓鴣斑,在科技業工作的兒子陳維鑌耳濡目染下也投入陶瓷世界,6日回桃園家鄉舉辦父子聯展,將近百件壓箱寶一次呈現給大家。
成功讓失傳千年的陶器鷓鴣斑再現的陳坤和,6日起和兒子陳維鑌在桃園縣府文化局舉辦父子聯展。(截取自中時電子報)
中原大學貴重儀器中心技士陳坤和,因妻子熱愛陶藝品,四處採購收藏,10餘年前興起「何不自己燒製」想法,一頭栽進陶瓷的世界,憑著專研材料科學數十年的背景,宋代5大名窯「汝、鈞、官、哥、定」窯都難不倒他。
陳坤和因緣際會接觸上海矽酸鹽研究所教授陳顯求《流失在東洋的國寶》一文,了解到南宋御用茶具以產自建陽市水吉鎮、名為「建盞」的陶藝品作工最精湛,上頭布滿酷似鷓鴣鳥胸部羽毛斑紋的油滴,因此稱「鷓鴣斑」,但元滅宋,中斷建盞燒製,鷓鴣斑技藝因而失傳,如今僅剩日本大阪東洋陶瓷美術館留存不到5件作品,讓他想「挑戰看看」。
對材料特性瞭若指掌的陳坤和分析出釉藥中各礦物質比例,但始終燒不出鷓鴣斑,失敗1萬5千次後,民國97年意外發現當窯體保持在1325度時,可以重現失傳千年的鷓鴣斑,消息一出引起陶藝界關注,大陸燒陶專家也前來取經。
陳坤和說,即使溫度控制得宜,鷓鴣斑的成功率也只有1%到2%,非常稀少。父子倆昨起在桃園縣文化局舉辦「傳承宋代建盞,鷓鴣斑與鈞瓷及天目」聯展,將6年來不斷累積的近百件茶具作品一次展出,展期到14日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