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洪敬浤、陳秋雲/台中報導
台中「天外天」劇場,在日治時期曾是台灣最豪華劇院,擁有600多席圓形劇院,圓形穹頂,售票亭與餐飲販賣部等,規模不輸現在豪華影城;如今劇場沒落破舊,部分地主有意賣地,還盛傳將拆除主體建物,引發文資保衛戰。
中市舊城復興協會前天已提文資審議,希望能取得古蹟身分。中市新聞局長卓冠廷說,希望協調所有權人,引進民間企業認購創造多贏。當地里長辦公室強調,應尊重所有權人意願,「不要對別人的房子指指點點」。
天外天劇場在台中車站後站周邊,原屬台灣省城建築總理吳鸞旂宅邸,他的兒子吳子瑜改建為「天外天」,1936年開幕,放映電影、演出歌仔戲、京劇等;霧峰林家族長林獻堂日記就曾記載到天外天看電影;著名詩社「櫟社」文人也常在此吟詩唱和,文化意涵濃厚。
中日戰爭後,吳子瑜把劇院與土地賣給當時仕紳王博,更名國際大戲院,但逐漸沒落,一度改為冷凍製冰廠、鴿舍等,最後閒置荒廢;如今所有權人多達50多人,產權複雜很難處理。
中市文資處一度要指定為暫定古蹟,但地主反對,未取得古蹟身分;最近傳出地主委託找人鑑界,近日將拆除主體建物,引起文史團體緊張。
蔡承允說,前天已重提文資審議,並輾轉聯繫吳鸞旂的曾孫吳亮惠,雖產權不屬吳家,但吳亮惠在美經商有成,希望買回長輩的劇院建築;吳家後代籌拍先祖吳鸞旂的影片,盼能保存歷史風華。
文史工作者強調,這座劇院除了娛樂,也是仕紳交流空間;日本統治推動皇民化、說日語,但「天外天」放無聲電影解說時都採閩南語,戰爭末期日本政府要求屋頂要漆成防空色(迷彩色),劇院圓頂硬漆成大紅色,還被當時報紙批評「非常不像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