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高宛瑜/新北報導
「只想有個家!」卅多年前,來自花蓮的一群原住民北上討生活,在新店小碧潭落腳,成了都會邊緣人;部落年初決議「強迫」每戶存錢,只為一圓不再漂泊有個家的夢想。
溪洲部落仍保留原鄉的生活模式,每天下班後,居民都會在廣場、家門前群聚聊天。(截取自聯合新聞網)
溪洲部落建屋夢想大作戰,從今年一月開始,卅四戶居民有幾戶表明無力負擔,部落理事長鄭正文說,能存多少是多少,「大家共同走過這麼多年,未來的新家一戶都不能少!」
「繳錢囉!」每月廿日在溪洲部落,都會看到部落的財務委員,挨家挨戶敲門收錢場景。強迫全部落同步儲蓄,在原鄉相當罕見。
位於新店溪畔的溪洲部落存在卅七年,約七年前政府為整頓碧潭河畔,認定部落位在河川行區屬違建,多次要強制拆除,在部落和學生等團體聲援下得以保留。
新北市府四年前決議另覓新址,興建文化園區,作為全台第一個原民社會住宅,但政策之後急轉彎,由「只租不售」轉為「只售不租」,並採三三三模式,居民必須自籌五十萬,向銀行貸款五十萬,政府補助五十萬。溪洲部落「新家」在距離原溪洲部落二百公尺高灘地,這個月一日公共設施動工,新家指日可待。溪洲部落歷經多次開會,達成「自力造屋」共識。
年初部落開會決定,每戶每月存五千元,由五名財務委員負責「催收」,收到錢就存進「重建基金」帳戶,目前已存一百多萬元。
「這是一個練習也培養責任感」,鄭正文說,溪洲的生活就是原鄉的模式,聚在一起、凝聚力強,目標是全部落都要搬到園區。
目前有六戶已表明要租屋,鄭正文說,大家收入不固定,總有幾戶會遲交,但大家的共同目標,是一起搬到新的部落。
住戶王妹貞擔任清潔員,月薪約兩萬五千元,每月得拿出五分之一薪水儲蓄。她說,雖然「有點緊」,但省一點還可以負擔。
但新北市議員夷將‧拔路兒則頗憂心,因至今仍沒有有一家銀行,願貸款給族人,若貸款下來了,居民繳不出貸款怎麼辦?
溪洲部落後援會說,希望市府能採「混合模式」,部分居民出資自建、無力負擔者則由政府造屋,居民承租。
閱讀秘書/花蓮阿美族 落腳碧潭旁
溪洲部落是一九七七年花蓮阿美族人張英雄到都市工作,發現新店溪畔溪洲路底有塊荒地,在此建立部落,和捷運小碧潭站相望。
部落有卅四戶、約一百八十人,他們自行造屋遷移到此,現已發展到第三代,每年舉辦豐年祭等文化活動。
二○○五年起,政府為整頓碧潭河畔,認定部落位於河川行水區屬違建,公告拆除。
為「爭取一個家」,部落組自救會,學生和社會團體聲援,促政策轉向,決議將部落附近國有地規畫為「溪洲阿美族生活文化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