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美君╱台北報導
中央銀行最新統計顯示,今年前四月,金融機構平均超額準備高達526億元,創2010年同期以來的七年新高,代表國內資金過度充裕、銀行苦無去化管道。
中央銀行最新統計顯示,今年前四月,金融機構平均超額準備高達526億元。(圖/聯合新聞網)
央行昨(24)日公布4月金融情況。其中,象徵銀行爛頭寸的超額準備,自去年12月以來,一直維持在逾500億元的高水位。中央銀行經研處副處長吳懿娟解釋,自去年底以來,全球股市便有高度不確定性,今年4月有法國總統大選、近日則有英國恐怖攻擊,為因應金融市場的高度不確定性,市場也維持較為寬鬆的資金環境。
至於寬鬆資金環境是央行刻意營造,還是銀行與民眾的自發行為?吳懿娟回應,因應金融環境的風險,銀行體系與民眾手中會預留較多的流動性。銀行主管分析,這代表在國際金融市場動盪時期,個人與企業「現金為王」概念當道,投資風氣也相對低迷不振。
銀行主管表示,金融機構吸收企業及個人的存款,為了讓存款人來提領時,存款貨幣機構有足夠的資金支應,因此有存款準備金制度,要求存款貨幣機構須握持最起碼的流動資金。
金融機構的超額準備金是指:銀行等金融機構在中央銀行存款帳戶上,實際準備超過法定準備的部分,代表銀行陷入資金浮濫、沒有出路的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