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陳宛茜/台北報導
日前國民黨代表陳麗旭一句「故宮國寶是國民黨從中國大陸帶過來的」,再度引發大家對70年前故宮國寶南遷台灣的好奇。故宮正緊鑼密鼓籌備的年度大展「北溝傳奇:故宮文物遷台早期歲月」,透過展覽解密故宮文物南遷的過程,並首次展出當年運送國寶來台的箱子。當初是誰拍板決定送國寶來台?為什麼現今台北故宮所藏會是兩岸故宮「精品中的精品」?都可以透過這段歷史找到答案。
1948年12月22日,載著320箱故宮文物的中鼎輪,從南京下關啟航前往台灣,這是第一批送到台灣的故宮文物。其中有80個鐵箱,1935年便已先運送國寶到倫敦大英博物館舉行故宮首次世界展覽「倫敦中國藝術國際展覽會」。鐵箱中的文物由中英雙方代表挑選,兼具中國美學與國際品味,是「精品中的精品」。
裝載故宮國寶來台的木箱,每抵達一處往往有新的編號。下方的半圓形符號寫著「故宮‧臺處」,象徵抵達台灣;左方的「洞八八」,「洞」代表台中北溝。「滬」則代表此箱屬古物館。圖/故宮提供
此後一個月,故宮文物近三千箱,分三批抵達台灣。故宮圖書文獻處處長宋兆霖表示,這些漂泊萬里的鐵箱與木箱,目前還留下數個典藏於故宮庫房。光從箱上褪色的封條和斑駁便可知道其身世與走過的路程,如「滬」字號指的是裝器物,而「洞」字號則是北溝編號。
這批文物的旅程,早在1933年便啟航。故宮文物要遷出北京故宮,其實並非蔣介石的提議。九一八事變後,戰火引爆故宮人對典藏文物的憂慮。故宮院長易培基力主文物南遷避難,但胡適、魯迅等人反對文物出宮。南遷計畫獲行政院批准後,輿論嘩然,民間甚至成立「北平市民眾保護古物協會」,號召民眾阻擋文物出宮。
1933年2月5日,一列軍隊趁著夜晚無人之時,悄悄將故宮文物運出午門。此後十多年,這批文物兵分多路,在戰火之中不斷遷徙,流轉於長沙、貴陽、安順、巴縣、重慶、南京等,最後來到台灣。其中負責運送的故宮前副院長莊嚴,半輩子都在運送國寶,晚年戲稱自己是「老莊(裝)老運好」。
國共內戰情勢逆轉後,國寶再度面臨何去何從的選擇。故宮文物來台是蔣介石或宋美齡的提議,無史料證明。但故宮理事會開會時,與會代表如傅斯年皆贊成;遠在北京的故宮院長馬衡卻有不同想法。
南京政府曾要求將留在北京故宮的文物擇精打包、空運南京。馬衡一方面以心臟疾病為由,婉拒政府邀他到台灣的提議;一方面雖將文物編目造冊呈報南京準備南遷,卻要求同仁包裝文物「不要求快」,甚至下令封閉故宮對外交通。最終在解放軍進入北京之前,故宮文物精品無一件運出。馬衡也因「護寶」有功,1949年後仍續任北京故宮院長。
宋兆霖表示,當年離開故宮的文物,皆由故宮理事會精選;來到台灣的故宮文物又經過一次揀選,其中還包括送到大英博物館展覽的80箱精品。因此如今典藏於台北故宮的文物,「精品中的精品」當之無愧。
但北京故宮依然留下不少珍品。如「蘭亭集序」的三大摹本,故宮文物南遷後才在漱芳齋後的戲台中意外發現,推測是被太監藏在戲台中準備盜賣。加上不少被溥儀、后妃盜運出宮的精品,如三希堂中的「伯遠帖」、「中秋帖」,在1949年陸續回到北京故宮。來台第三批文物運送時,也因船艦空間不夠,留下600多箱於南京,最後也送回故宮。據說不少箱子目前仍存放在南京朝天宮中。
各國博物館貯藏文物的庫房,罕有位於山洞之中。故宮文物離開北京故宮之後,從大陸到台灣的庫房,多數卻選擇山洞。來台後即使建造了故宮北院,仍以山洞為主要庫房。宋兆霖認為,這跟國寶在抗戰期間躲空襲警報的經歷有關。
故宮國寶抵台後,第一個保存的庫房並非現今故宮北院,而是位於台中霧峰的北溝,國寶在此安身立命長達15年。宋兆霖認為,這是因為台中氣候較北部乾爽、故宮人認為更適宜保存文物。當時台灣仍處空襲威脅,故宮理事認為文物應遷離市區,並尋覓山麓之地挖山洞,以備必要時將最精文物存入,北溝因此雀屏中選。日後故宮選博物館基地,仍以不在市區、可挖山洞為考量,故宮北院因此落腳現址。
當年護送國寶來台的故宮人總計11人,如今僅存一人索予明,去年剛過百歲生日。他至今仍住在緊鄰故宮的員工宿舍之中,終生陪伴著他千里迢迢護送而來的寶物。
大陸去年曾將國寶南遷的故事拍成40集電視劇「國寶奇謀」,故宮人馬衡、易培基與那志良皆以本名出現於劇中,收視頗佳。但此劇在抗戰結束後便戛然而止,國寶的下半段旅程,只有等台灣來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