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氣 156

低地力地拚綠能?學者憂心光電毀農

#政策 #低地力 #國土計畫 #綠能發展區 #種電
中國時報記者林良齊/台北報導
 
根據農委會初步盤點彰化縣低地力範圍,其中光大城鄉就高達802.27公頃、芳苑也有119.60公頃,與國土計畫擬劃設的優良農地「農業發展區第一類」重疊區域竟有超過600公頃,低地力區極有可能會被劃為「綠能發展區」,學者擔心,假農用真種電,不僅增加農業部門管理的困難,更恐造成光電毀農。
 
由能源公正轉型監督小組舉辦的「能源公正轉型系列短講」昨(5)日舉行第一場,約90位參與者上線,內政部、農委會鼓勵低地力農地種電。不過學者認為,低地力農地的定義需要被進一步釐清,如此才能避免光電發展影響農產業生計。
 
低地力區極有可能會被劃為「綠能發展區」,學者擔心恐造成光電毀農。(吳建輝攝)

綠電發展成國際趨勢,政府積極推動能源轉型,加速綠電發展建置,去年光電業者大舉進入彰化插旗,儘管地方、環團聲音不斷,但仍有上百農民加入種電行列。(吳建輝攝)
 
依農委會模擬劃設,全台第一類農業發展區(平原)為31.4萬公頃、第二類(都會區周邊及沿海周邊)為19.5萬公頃、第三類達73萬公頃(山坡地)、第四類及第五類各界分別為1.9萬公頃,共達約127.7萬公頃;但因為產業發展等原因,縣市政府劃設第一類僅有26.7萬餘公頃、第二類則擴張至25.5萬公頃,農地劃設僅達112萬公頃左右。
 
台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副教授葉佳宗昨天指出,以農地白皮書初稿來看,農委會會持「農業為本,綠能加值」,在農業為本前提下尋求農地多元利用,並以「優良農地維護農業生產、次佳農地鼓勵多元利用、不利耕地變更利用」為原則。
 
不過,從農業生產角度分析,並不存在低地力農地的問題,只有是否適地適種的問題。葉佳宗昨天演說也提醒變更土地利用要小心審慎、不應大量變更,要採多元合作方式。
 
面對外界擔心光電毀農,葉佳宗建議,應整合並維持農業發展,如果真的要轉為光電,就不需要假容許、而是真正的釋出,不然未來假農用真種電的話,農業部門管理將會更加困難。

熱銷建案&網友看屋心得



好房網不只有新聞,還能找優質宅

好房網News粉絲團

成為好房網Line好友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頭版 總覽 圖輯 名家 專題 土壤液化 好房網TV 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