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宏聰/高雄報導
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斥資400萬,設置公共藝術「希望之星」,評價兩極,有人嫌太粗糙,亦有人肯定彩色鋼管線條活潑;對此,籌備處主任盧本善強調,藝術很主觀,建置過程搭配導覽、工作坊,達鼓勵民眾參與目的。
高雄捷運鳳山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HF提供)
衛武營元旦起陸續開放戶外空間,三多路、國泰路口人行道煥然一新,但公共藝術作品「希望之星」卻是正反評價,藝術家說輕快游移造型呼應地景,但有民眾質疑「不知要表達什麼」、「幾條鋼管扭一扭而已」、「像小學生做的」。
中山工商美術老師江沛航則認為,後現代藝術無奇不有,這件作品雖然線條、球體構成無法看出極簡主義的俐落、也不像抽象表現主義自由奔放,卻呈現如保羅.克利的多樣幻想,因此雖非驚世之作,是貼近大眾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