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潔玲╱台北報導
面對國際反避稅行動雷厲風行,各國稅制將有重大變化下,台商應有三大措施,包括重新檢視投資架構、營運策略以及交易模式,依跨境實際經濟活動及創造的價值合理分配利潤,同時,運用租稅協定來管理稅務風險。
國際反避稅行動雷厲風行(資料中心)
財政部官員表示,台商應改變過去租稅規劃的思維,重新回歸經濟因素的考量,應依在各國實際經濟活動所執行的功能、使用的資產及承擔的風險,「合理分配利潤」,避免被認定為有侵蝕稅基,或移轉利潤的情形,降低稅務風險。
官員指出,企業可運用租稅協定管理稅務風險,提升稅負確定性、消除重複課稅風險,以及減輕移轉訂價查核風險,及節省查核成本。
舉例來說,台商對外投資、跨國經營,須依所得來源地,以及居住地各自稅法規定繳納所得稅,因此若是雙方稅法差異,或是稽徵機關見解不同,恐會產生重複課稅問題。
因此,透過租稅協定提供的各項減免措施,以及爭議解決機制,包括移轉訂價相對應調整及雙邊預先訂價協議,可調和雙方稅法差異與稽徵機關的見解不同。同時利用的租稅協定的保護,減少企業重組的租稅障礙。
為符合政府政策、籌資需求或追求集團全球稅後利潤最大化,企業過去規劃對外投資架構或商業、交易模式,會利用各國稅制差異以及資訊不透明的第三地進行租稅規劃,將利潤移往低稅負或免稅地區,達到免稅或減輕稅負。
官員進一步說,隨著全球合作打擊逃漏稅,稅務資訊透明已是國際趨勢,各國政府已配合修正相關稅法、租稅協定範本,台灣不可掉隊。
若台灣列入不合作名單,官員表示,國際上恐有防禦報復措施,舉例來說,台商在A國家與X廠商交易合作,A國會規定台商在當國交易時,必須檢附更多證明文件等。
這將影響台商交易成本,也會降低國外廠商與台商合作的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