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彭宣雅/台北報導
癌症時鐘快轉,平均每5分6秒就一人罹癌,抗癌路漫長,患者常感身心疲憊,卻不太向醫師提起,影響患者生活品質。根據國內第一份癌因性疲憊症的流行病學調查發現,高達92%罹癌患者容易覺得疲倦,會主動跟醫護人員提起的不到六成。
高達92%罹癌患者容易覺得疲倦
台灣癌症安寧緩和醫學會今天在台灣癌症聯合學術年會,發表這份調查,他們調查全國北中南20家醫院、1207名個案,發現罹癌患者困擾症狀的前五名,分別是疲憊、睡眠困難、疼痛、食慾不振及憂鬱。個案平均年紀為57.12歲。
這項調查顯示,高達92%患者罹癌期間有疲憊問題,主動向醫護人員提及的,卻不到六成。高達八成的患者曾想辦法改善疲憊,超過五成認為調整飲食,以及攝取足夠水分、維生素、熱量、蛋白質,充足睡眠,可減少疲憊。
台灣癌症安寧緩和醫學會指出,曾有名40多歲患者,正值壯年,在職場事業有成,意外發現罹癌,一時無法接受,「為什麼是我」的疑問,不斷在腦中迴響,整個人幾乎萎縮掉,疲憊、憂鬱,甚至不積極治療。最後透過醫師的診斷關懷,加上病友團體的支持、現身說法,才終於走出陰霾,重新面對疾病與人生。
台灣癌症安寧緩和醫學會前理事長、台北榮總輸血醫學科主任邱宗傑表示,這是典型的生理影響心理、心理又影響生理。對癌症患者來說,疲憊是一種病,造成的原因很多,除了癌症本身,還可能因為使用的化療藥物,使人噁心嘔吐,放射治療及手術讓人心情不佳,以及藥物帶來貧血、不舒服等。
邱宗傑表示,醫病雙方都必須負起責任,患者主動提起,醫師要主動關懷。有很多患者罹癌後,就覺得世界毀滅,卻不吭聲,醫師不知道患者的病況,如何為患者解決問題。醫師可緩解患者不同的疲憊感病況,疲憊是因服用的藥物造成貧血,貧血又讓人感到疲憊,醫師可針對貧血治療。若疲憊原因是營養不良,可幫助飲食營養均衡。若是心理憂鬱疲憊,可找身心科醫師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