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朱漢崙、邱琮皓/綜合報導
環境部長彭啓明30日表示,目前台灣在碳費徵收初期,一般費率初步落在每噸3百至5百元之間,到了2030年之後,隨著價格不斷拉高,甚至會在1千5百至2千元。
儘管已確定碳費可扣抵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但初步費率與歐盟碳交易市場價格約70歐元(約台幣2千5百元)有很大落差,企業恐怕仍需向歐盟繳納碳關稅。
彭啓明30日出席「壯大台灣資本市場高峰會」與上市櫃公司分享近期的碳定價政策進度。他表示,在碳費政策底定後,下1步台灣應該要趕快推動碳交易,承諾台灣4年內要做到總量管制碳交易,且未來碳費制度與碳交易制度會雙行。
他邀請業者明年與環境部一起出團赴歐洲取經,期盼未來集結減碳成效良好的業者們、畫定一個,在區域內先試行碳交易,作為未來總量管制碳交易制度的先驅。
影響房價小 不會有綠色通膨
彭啓明指出,碳費將在明年試申報,後年開始繳納,初期也會有係數調整。
他表示,其中自主減量會是大部分企業的選項;至於碳費徵收的大部分對象,會是鋼鐵業、化學製造業、半導體業等,約占全國碳排量百分之54,涵蓋281家公司,其中141家為上市櫃公司,約有5百座廠,比率不到1成,因此「不會有綠色通膨」。
彭啓明說,他最近特別約房仲來「喝咖啡」,因為不滿其對外誇大碳費對不動產的「綠色通膨」影響。他表示,碳費對房價影響不到百分之1,甚至不到百分之0.5。他也在演說中提到,因為不滿營建業不斷放話,環境部成立申訴專線,但8月底宣布碳費之後,卻只有1個人打申訴電話來,而且是抱怨根本沒有營建業宣稱的百分之10至百分之15漲幅。
費率落差大 需向歐盟繳碳關稅
「碳費是從空汙費的觀念而來。」他解釋,台灣的碳費也不是特有,全世界很多國家都是兩套制度。他分享日前訪歐行程,與歐盟官員針對CBAM交換意見,已經確定台灣碳費可扣抵CBAM,但台灣碳費1般費率初步落在每噸3百元至5百元,與歐盟碳交易市場目前價格約70歐元(約台幣2千5百元)有相當大的落差,企業恐怕仍需向歐盟繳納碳關稅。
彭啓明表示,經濟部已訂定210億元輔導接軌碳費制度的預算,且碳費會專款專用;此外,環境部已兵分3路爭取資金投入綠色轉型,1個是爭取國發基金1百億元,由環境部主管的綠色成長基金。
第2是和金管會的合作綠色金融創新,爭取保險業資金來投資淨零和循環資源產業和台灣淨零基金,另外也找創投業者來談「台灣淨零基金」,很多公股銀行及民間大型金控也已紛紛加入。
他指出,台灣碳費制度和新加坡制度類似,而台灣很多企業也在新加坡,大家要對碳費制度接軌國際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