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林佳彣/綜合報導
聯合報陽光專題報導「都市熱島擴大、搶救溫度難民」,跨行政區的都市高溫現象正在擴大,學者直呼「種樹都還來得及,來不及更要種,再不種更來不及」,養大樹冠好遮蔭,盼綠化散熱提升都市涼化層次。
台灣大學防災減害與韌性碩士學位學程副教授石婉瑜說,過往各界鮮少思考一地開發對其他區域的影響,她舉例台北盆地在西風盛行時,往往有溫度較高現象,可能與其西側的林口台地、桃園台地等地都市化,大量埤塘、農地、林地消失有關,當地升溫現象非常顯著,連帶從盆地西側而來的風也變熱了。
成功大學建築學系特聘教授林子平分析,大漢溪上游的台北萬華與中正,以及新北板橋、土城、樹林等早已是熱點,現在更朝桃園八德蔓延,加上河谷易蓄熱難排出、桃園與中壢開發迅速擴張,「桃園市是近年增溫最明顯的地方」,城市邊界慢慢消失後,預料將成北台灣下一個都市熱點。
「都市高溫最怕聚集,分散不會是大問題」,林子平形容好比吃火鍋,大空間有3個零星小爐,全部集中成大爐,溫度將難以散去,問題在於都市發展愈集中,能源排放量會比分散發展的加總還要大,甚至墊高熱的成本。
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教授莊振義指出,研究分析2000年迄今,桃園埤塘面積降低幅度的確造成桃園、中壢、內壢一帶的增溫非常顯著,因此建議各縣市政府都市計畫,未來應一定程度保留既有綠地面積,例如埤塘不只可降溫,其涵養地下水也可幫助調節水資源應用。
九典聯合建築師林章鍊認為,零碎的開放空間或綠地,若能透過都市規劃,將城市開放空間作點與點之間的串連,使其有機會成為一個風道,將有助於城市降溫與通風,以減少都市熱島效應,新鮮流動的空氣,也讓以人為主的生活空間更加舒適與健康。
面對都市熱島效應加劇,站在豔陽底下,體感溫度飆升之高,有時甚至破50°C。北市今年推出「都市降溫宜居家園專案計畫」,透過體感降溫、密集綠覆等三大策略,透過增加林蔭大道等綠化方式,拚台北體感降溫2°C。
莊振義直言,種樹確實有成效,北市大面積綠地如大安森林公園、關渡自然公園,都可緩解環境高溫,例如前者對於周遭降溫效果,可影響至鄰近400公尺社區範圍。公園綠地面積無論大小,一能改變該地的能量收支狀況,二是其植被的蒸發散有助於降低周遭溫度,同時具有風廊作用,為周遭社區帶來顯著降溫成效。
貳本規劃設計建築師徐佳鴻認為,增加綠覆率若無從單點種起、一點點去建構成面狀,就永遠創造不出大的價值;而在道路上建構綠廊成效有機會更顯著的原因在於,道路路權空間操作的掌握權在公部門手上,若市府決定要做,相對容易且較快達到目標。
徐佳鴻說,在都市開發過程中,得更加重視水綠基盤的建構,若可以進一步配合小尺度的夏日風向,更有機會形塑一個有綠樹遮蔭、有涼風輕送的廊道空間。
她提到,最後應透過建築營造技術與多些建設費用,讓開挖面也可增加覆土深度把樹種好,甚至引入水元素啟動空氣流動的動力,營造舒適的被動式環境,後續確實需要增加工程費及維護管理經費,但「現在應該已經到了不該計較的時候。」
林章鍊則說,建築師在永續綠建築的配置策略上,主要考量季節風向,尤其是夏季風向,透過適當的建築物量體配置,讓風有機會穿越,當風流動就有機會帶走熱,再搭配可讓空氣降溫的保水層、綠化等措施,如減少會散發輻射熱的硬舖面,增加綠地或透水鋪面,或在上風處留設景觀滯洪池,使風藉由水的蒸散作用,達到局部降溫效果。
北市都發局都市設計科長謝佩珊說,全球氣候變遷之下,僅靠小區域種樹逆轉大環境溫度的效果有限,因此都發局著重體感降溫,盼在開發基地多種樹,提供較佳的遮蔭空間,提升行人舒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