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宜加/台北報導
蘇花改納不納入東澳─南澳段,再掀爭議,專家認為,蘇花改分段通車後,東澳─南澳段可能形成交通瓶頸,行車效率與安全無法全面改善,蘇花改美意打折;但也有公民團體質疑,當初評估無虞,如今恐有政治性考量。
逢甲大學運輸科技與管理學系副教授李克聰認為,蘇花改分段完工通車後,用路人可能會認知蘇花公路更安全、車速可以加快,如此一來,改善前相對較穩定的東澳─南澳段風險恐大增,更將形成瓶頸路段,比現在更危險。
他說,東澳─南澳段現況十分危險,道路線型彎度、陡度均高,加上未來同樣不能禁止包括遊覽車、砂石車等大車,安全問題更將凸顯,應該未雨綢繆,否則行車效率、交通安全無法整體改善,將成為蘇花改缺陷。他認同地方政府訴求,多起事故已讓外界認知該路段並不安全,如果遲遲未改善,蘇花公路將永遠被視為不安全,失去蘇花改初衷。「一定要改善,否則將來定成大問題。」
李克聰建議,新政府上任之後應好好評估,除了提升行車效率、交通安全,也能進一步解決台鐵一票難求等需求畸形化等問題。鐵道暨國土規劃學會常務理事吳易瀚也認為,蘇花改東澳─南澳段路線狀況不佳,且其他路段分段通車後,現行未經改善的東澳─南澳段,勢必成為交通瓶頸,對於未來蘇花公路整體交通流量紓解,恐將大打折扣。
他說,如未解決流量問題,對當地人而言,回家比較方便卻仍艱難,不應囿於開發與環境分歧,影響地區發展;此外,東澳─南澳段雖相對穩定,仍容易發生落石、坍方,他自己便曾經遭遇落石而受困,九死一生。不過,也有公民團體持觀望立場,地球公民基金會顧問蔡中岳表示,東澳─南澳段當初評估不是亟須改善路段,未納入蘇花改,目前蘇花改也還沒通車,無從評估未來狀況,此時提出要求啟人疑竇,不無政治考量。
他指出,根據統計,蘇花公路各路段中,東澳─南澳段死亡車禍比例不高,且多數與人為因素有關,落石等狀況幾乎未曾發生也因此過去沒有納入工程計畫。如果一味煽動東部人對立情仇,對地方發展絕無實質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