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 記者洪敬浤、林宛諭/連線報導
古蹟、老建築保存、修復難度高,台中規劃設置文資建材銀行,彰化也要建置老屋整建平台,不過缺人、缺錢,需要中央補助。文化部文資局表示,樂見地方政府設置相關平台,將提供補助,目前台南、基隆都已成立。
台中市文化資產豐富,古蹟共有167處,加上歷史建築,市府積極活化注入新生命;已修復開放的如台中市役所、台中文學館、一德洋樓等,修復中的有帝國糖廠等。
台中市規劃文資建材銀行,地點在歷史建築大里菸葉廠的倉庫
台中市文資處規畫在歷史建築大里菸葉廠,設置文資建材銀行;文資處表示,大里菸葉廠原屬於台灣菸酒公司,內有許多大面積廠房,適合堆放文資建材,目前已著手規劃。
市府強調,文資建材銀行約800坪,預估需要150萬元,將爭取中央補助,建構管理機制與工程建設;目前修復中的老建築,如帝國糖廠的水泥瓦、太平買菸場的石綿浪板、清水黃家瀞園拆下來的木料,都暫時存放其中。
彰化縣現有鐵路醫院、彰化關帝廟等4件古蹟、歷史建物正進行修復;彰化縣文化局長陳文彬說,已著手建置老屋整建平台,包含人力與物資銀行,將盤點能修復古蹟、老屋的師傅人力,未來有需求時可輔導媒合。
陳文彬說,老屋的木作、剪黏、窗花獨一無二,規劃成立文資建材銀行保存,但要有人力分類、管理,還得具備溫、濕度控制設備,目前正在評估地點。
文化部文資局表示,基隆、台南已設置文資建材銀行,以台南規模較完整,除保存與收藏外,古蹟、歷史建築或老屋修繕時,可免費提供使用,目前仍沒有交易機制。
文資局強調,舊建材較符合古蹟等建築需求,循環再利用也符合環保精神,中央希望在北、中、南部設相關平台,若地方有意成立,將提供補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