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記者周麗蘭/雲林報導
高麗菜近2年生產過剩導致價格崩跌,農糧署24日邀集種苗業者在雲林分署開會,希望預警系統能夠在業者播種下苗時就展開,因涉及商業機密以及統計人力問題,種苗業者希望有更大的誘因,讓大小業者都願意配合,預警也才能更精準、有意義。
農糧署副署長蘇茂祥指出,過去的預警系統相當成功,去年9月從種苗數量推估種植面積預警11月會發生產量過剩情形,結果確實發生,農民的意見是,預警時間太遲,來不及取消菜苗。
種苗業者認為政府必須祭出誘因,才能讓種苗業者都信服且願意配合提供灑種的數據。(圖/周麗蘭攝)
涉商業機密 抓緊時間點
蘇茂祥說,育苗業者從灑種育苗長成出售約30天,業者才把銷售菜苗數量通報農糧署,亦即農民在播種30天後得知預警,他們希望育苗業者在播種時就能夠掌握數量,提早啟動預警,邀集種苗業者探討可不可行,商談如何使預警系統更精進。
蘇廟祥表示,高麗菜總共有40多家育苗場,農糧署是一旬一旬(10天)發佈,如果農民預知種苗銷售過多了,減量種也可以。
業者盼轉型升級資訊化台灣蔬菜育苗協會理事謝希文表示,如果從播種就開始申報,一定會增加工作量,但也不能因此漲價,希望政府讓有配合登記制度的育苗場有一些獎勵措施,讓育苗場想要轉型升級到資訊化,對農政單位掌握訊息也比較明確。
謝希文坦言,不少育苗場認為播種量是商業機密,他認為需要誘因鼓勵,例如媒合每一棵菜苗的獎勵多少,如此一來不管大小業者都會願意在保密條件下公布,種苗業者也希望農民種菜可以賺錢,他們賣原料的才可永續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