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記者王玉樹/台北報導
為協助中小企業疫後振興,經濟部推出「疫後振興專案貸款」與「低碳智慧納管專案貸款」2大專案,共編列145億元給予1.5個百分點利息補貼,總共要放款8000億元。但遭審計部揭露低碳專案核貸金額不到3成,且承作銀行7成集中在公股行庫,不利普及。中企署解釋是誤解,後來已達標,另外會透過獎勵方式鼓勵民營銀行施作。
「疫後振興專案」及「低碳化智慧納管專案」兩大貸款,自2023年4月一路要實施到2025年底止,提供中小企業低利貸款及利息補貼。但審計部決算指出,2023年底,145億元先匡列預算35億元補貼,但卻只執行49.6%,不到一半。
而疫後振興及低碳智慧納管等2項專案貸款合計8000億元,前者要放5000億元,後者3000億元。但到去年底,疫後振興核貸金額雖已達95%,但低碳智慧卻僅28.3%,不利促進中小企業達成低碳轉型及永續生產目標。
低碳智慧納管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去年核准貸849億元中,泛公股銀行就超過73%,民營銀行除玉山銀行成效不錯,其餘17家民營金融機構僅核貸73億餘元。審計部認為,承作案件集中於泛公股行庫,不利低碳智慧納管貸款推廣普及。
對此中企署組長李佳謹說明這是誤解,因為審計部是到利息平台檢視,銀行會「先掛號」,預掛一個額度,後續還要做授信審查,PO上去時間會較慢,實際有來預訂的額度都有用滿。
李佳謹表示,目前兩專案8000億元額度已經有10萬件申請,核出8033億元,已經滿額。所以已經不能享受1.595個百分點的利息補貼,可是政策是推到明年底,各銀行陸續還是有在收件。至於振興、轉型貸款過度集中泛公股行庫,李佳謹說,公股的客戶比較大,且會配合政策執行,所以超過7成,後續會透過獎勵方式來鼓勵民營銀行承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