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周湘芸/綜合報導
疫後觀光旅遊持續復甦,今年上半年出國旅客較去年倍增,所衍生的消費糾紛也隨之增加。今年1至7月,中華民國旅行業品質保障協會共調解1029件旅遊糾紛案件,為去年同期1.67倍,其中在「票券及活動」更暴增13.6倍;若以地區來看,除了東北亞、歐洲明顯增加,今年短暫開放的大陸港澳地區也增加至近百件。
根據品保協會統計,今年1至7月共調解1029件旅遊糾紛案件、賠償612萬多元,相較於去年同期617件、賠償183萬多元,大幅增加;其中飯店問題、變更行程、行前解約、票券及活動、交通服務增長明顯。
由於日本旅遊持續暢旺,東北亞相關旅遊糾紛件數也暴增至344件;而今年組團赴陸的禁團令解除消息一再生變,也使大陸港澳旅遊糾紛增加至93件;另外,歐洲疫後缺工嚴重,巴士、餐廳服務不如以往,旅遊糾紛也有137件。
中華民國旅行業品質保障協會秘書長吳美惠表示,疫情後由於各國旅遊市場熱絡,不少票券使用規則改變,導致代為銷售的旅行業者與旅客糾紛增加,像是有些熱門景點除了購買票券,旅客還要自行預定入場時段,不知情的旅客到了現場才發現未預約無法進入,將責任歸咎於旅行業者。
吳美惠也說,由於疫後各項旅遊成本增加,加上國外缺工等因素,服務品質可能不如以往,但旅客多半認為付出比疫情前還高昂的價格,理應得到更好的服務,產生的落差感就容易形成糾紛。她舉例,曾有旅行業者標榜販售「機加酒」行程,旅客到了當地才發現住的是民宿,而非傳統酒店,而產生糾紛。
高雄餐旅大學觀光研究所教授劉喜臨指出,今年大陸旅遊糾紛增加,肇因於政府開放政策反覆,對於相關政策變數應該提前讓民眾知悉應變。他也說,雖然從統計數字來看,旅遊糾紛件數是隨著旅遊人次增長,但就政府政策跟產業發展而言,應該去檢討後端的問題,政府的角色不能安於統計比例,要真正面對問題、去看糾紛來源。
觀光署表示,今年截至7月約984萬人次出國,相比去年同期增幅約1點6倍,旅遊消費糾紛較去年同期也增加1.67倍,兩者無明顯差異。至於「票券及活動」項目,因應疫後旅遊型態改變,今年7月此類型糾紛占整體件數比例較去年同期略為增加1.5倍,與民眾自由行比例增加趨勢相符,已請品保協會加強旅客宣導及旅行業者教育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