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記者鄭郁蓁/台北報導
疾管署昨公布國內新增1例漢他病毒出血熱病例,該名屏東縣50多歲女性近期無出國史,活動地以住家為主,住家有發現鼠跡,一個月前曾被老鼠咬傷;因出現發燒、頭痛、後眼窩痛、肌肉痛等症狀,就醫後沒有改善,檢驗後確診。今年漢他病毒出血熱累積共8例,創下25年來新高。
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郭宏偉表示,該名婦人因症狀沒有改善二度就醫住院,陸續從登革熱、屈公病、茲卡病毒感染症、鉤端螺旋體病、漢他病毒出血熱及恙蟲病等一一採檢,最終確診是漢他病毒出血熱,所幸已出院。
屏東縣50多歲女性一個月前曾被老鼠咬傷,因為出現發燒、頭痛、後眼窩痛、肌肉痛等症狀,就醫後沒有改善,檢驗後確診漢他出血熱病例。圖為死老鼠。(中時資料照片)
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說,國內自1995年通報有紀錄以來,每年出現漢他病毒出血熱病例平均0到4例,今年8例創下25年來最高,原因可能是今年醫師對發燒等症狀提高警覺,通報數增加讓確診數跟著提高。
今年漢他病毒出血熱迄今共通報107例(2019年同期通報30例、2018年24例、2017年34例、2016年61例)。
郭宏偉提醒,漢他病毒出血熱是人畜共通傳染病,人類吸入或接觸遭鼠糞尿汙染帶有漢他病毒飛揚的塵土、物體,或被帶病毒齧齒類動物咬傷,就有感染風險。潛伏期數天至2個月,主要症狀是突然且持續性發燒、結膜充血、虛弱、背痛、頭痛、腹痛、厭食、嘔吐等,約3至6天出現出血症狀,部分患者會出現休克或輕微腎病變,並可能發展成急性腎衰竭,經治療後病況可改善。
疾管署再次提醒,「不讓鼠來、不讓鼠住、不讓鼠吃」是預防漢他病毒最有效方法。民眾平時應留意環境中老鼠可能入侵路徑,家中廚餘或動物飼料應妥善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