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蘇瑋璇/台北報導
台北市都市發展局推動「台北市大學城生活街區人本環境改善計畫」,選定北醫大、師大周邊、台大及國北教大等四處生活街區,以打造交通寧靜區、改善汽機車停車問題、加強公共空間綠化等手段,讓政府、學校、社區三贏。
這項計畫以大學校園為主體,向校外延伸三百至八百公尺,畫出生活圈,三方溝通整合。都發局指出,傳統校園高牆圍繞,隔絕外界,師生和社區關係薄弱,互動少;而午晚餐時段校園周邊巷道人車流爆增,人車衝突,社區抱怨停車及出入空間遭擠壓,種種問題,都盼透過此平台找到解方。
都發局從北市十五所大學中,篩選出四處策略點,包括北醫大周邊的「吳興小吃街生活街區」,師大、淡江台北校區、政大公企中心周邊的「金永麗生活街區」及「錦安麗水生活街區」,台大、國北教大周邊的「和平藝術巷弄生活街區」。
都市設計科股長張裕隆說,參考國外大學城案例,推動交通寧靜區,例如巷道出入口減速「限速卅」,拓寬人行道或加劃標線型人行道,兩側增設植栽帶,增設停車彎,或協調校方釋出停車空間供社區停放。此外,加強校園與交通節點如捷運站、公車站、Youbike的連結。北醫大後方的吳興街二六九巷小吃攤密集,中午學生大批出籠覓食,與汽機車衝突,都發局規畫,今年將實施時段性交管,每天中午十一點半至下午二點,試辦行人徒步區,禁止汽機車進入,若成效不錯,會常態性實施。
當地的三張里長李伯壽相當支持,他說,校方須協助宣導學生出來吃飯盡量不要騎機車,也盼後續整理小吃街招牌門面,將二六九巷打造成整齊乾淨的形象商圈。張裕隆說,明年改善計畫擴大至士林、北投、南港、內湖、文山等五區的大學。
副市長張金鶚說,這項計畫中,學校可做主動角色,提供空間做workshop(工作坊),讓居民有地方聚集參與討論。而台灣和國外相比,大學文化意象很模糊,導入都市設計手段,讓大學城概念凸顯出來。市長郝龍斌說,有之前處理師大社區引爆爭議的經驗,應加強跨局處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