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
日前美國有民眾喝了速食店的奶昔後死亡,經查是冰淇淋機清洗不當,使得奶昔受到李斯特菌污染,美國已有7個州陸續在桃子、李子和油桃等水果中檢出李斯特菌,造成1人死亡及1名孕婦早產,衛福部食藥署副署長林金富說,將在邊境針對這3項進口水果,增列李斯特菌檢驗。
食藥署食品組簡任技正周珮如說,感染李斯特菌屬於細菌性食品中毒,因為該菌種廣泛存在於大自然中,具有耐低溫的特性,在5°C以下的環境及冰箱中都能生存,會藉由食物交叉汙染,過去5年內並沒有因為李斯特菌,造成食品中毒的案件發生,美國則發生油桃被汙染,造成11人中毒送醫。
根據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統計,目前在加洲、科羅拉多州、堪薩斯州、伊利諾州、密西根州、俄亥俄州、佛羅里達州等7大州都出現疫情,患者年齡介於30到80歲不等,當中有1人死亡及1名孕婦早產。
周珮如提醒,吃水果時要特別注意李斯特菌的汙染跟中毒,因為該菌具有3到70天的潛伏期,較其他食品中毒來得長,中毒後健康狀態良好的人,會出現類似像感冒般的發燒、頭痛、腸胃不適等症狀。
周珮如進一步指出,高風險族群如老人、新生兒、癌症患者、 免疫低下族群等,在感染後會出現敗血症、腦炎、中樞神經症狀等,導致休克、昏迷或致死的風險,因為李斯特菌可以在低溫環境生存,常見在水果、生菜沙拉、低溫冷藏食品等,有交叉汙染的風險。
周珮如提醒,預防李斯特菌中毒有「五要」,分別為要洗手、要新鮮、要生熟食分開、要徹底加熱、要注意保存溫度等,水果部分,生長採收時接觸土壤,尤其是表皮粗糙的水果,容易藏汙納垢,要清洗乾淨再削皮,分切後也要盡早食用完畢,同時避免食用損傷的水果,以避免李斯特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