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網News記者林和謙/台北報導
內政部統計,今(2021)年第一季全國屋齡30年以上的住宅數量有436萬宅、占比近五成;其中台北市目前屋齡30年以上的住宅數量約72萬宅,占全市約7成,比例相當高,不少相當老舊的住宅有安全疑慮,急須重建。而從2017年以來,台北市受理危老重建申請案件累積達755件,已核准案件達576件,推案量逐年成長。
危老重建的最大特點就是「快速通關」、「獎勵明確」及「稅捐優惠」,北市建管處處長劉美秀表示,由於危老重建效率快,而且基地越小、所有權人越少,整合也越容易,對於老舊或耐震能力不佳的老房子,提供一個快速提升居住安全、改善生活品質的好方法。
![北市一處屋齡50年的老房子,位在大安區浦城街巷弄,居主安全堪慮;因沒有基地面積限制,且小基地不須都市審議,北市建管處迅速核定重建計畫書,此改建案可獲得18%容積獎勵。圖/台北市建管處](https://p1-news.hfcdn.com/p1-news/Mjk4NTk5MG5ld3M,/7d1618b18810e29e_500x376.jpg/qs/w=600&h=600&r=22000)
北市建管處舉列,北市已核准的危老重建計畫案中,其中有一處屋齡50年的老房子,位在大安區浦城街巷弄,土地面積約21坪,房子的面積則是僅有14坪的1樓磚造平房,登記日期為1969年(民國58年),是已超過50年的老舊建築物,房屋內部老舊破損且潮溼,經屋主委託建築師做危老評估,其結構安全耐震評估結果,並未達最低等級,如果地震來臨,安全堪慮。
該老屋地主在2020年5月送重建計畫案,因為沒有基地面積限制,且小基地不須都市審議,北市建管處迅速核定重建計畫書,並獲得結構性能及時程相關的容積獎勵,目前正委託建築師申請建築執照,此改建案可獲得18%容積獎勵,未來預定打造地上5層的全新住宅,讓屋主可換住新屋,居住安全也有充分保障。
而重建式都市更新因成本高、風險較大、工期長,要讓全市老舊建物都更新重建,有一定困難度,有些住宅視老舊情況,經過適當結構補強、外觀更新也頗具效益;北市都更處指出,整建維護能在短時間內有效改善建物狀況及居住安全,是更具成本效益的更新模式,台北市府從2006年起便持續辦理整建維護相關補助,歷年也已協助多處老舊建物結構及外觀更新,今年進一步推出「整維2.0專案計畫」,全面提高民眾整建維護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