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記者朱曼寧/台北報導
口罩規定鬆綁讓原受疫情重創的化妝品零售家數創新高,據財政部資料,今年6月,全台化粧品零售家數共6,825家,較2020年同期成長3.6%,營收也大幅成長,今年上半年銷售額共83.08億元,較2020年同期增加10.3%。
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總監郎美囡表示,疫情警戒期間須戴口罩,許多公司企業居家上班,降低化粧產品需求影響產業營收,隨著疫情解封,可以面目示人讓國人重視保養彩妝,加上複合式經營漸成主流,因此化妝品零售轉為正成長。
根據經濟部統計資料,由於防疫期間化粧品需求大減,根據經濟部統計資料,化粧品零售業的營業額年增率在2020年及2021年連續2年負成長,直到去年年增率轉正為3.3%。
若將藥粧零售業的銷售營業額年增率區分為實體門市及網路銷售,實體店面於2020年及2021年連續負成長,2022年年增率為8.5%,對比網路銷售年增率急速下滑,顯示出消費者雖然維持網路購物習慣,不過到實體門市消費的比例大幅增加,有助於店家及品牌開設實體店面的意願,觀察西門商圈就有約10家藥粧店。
郎美囡分析,防疫警戒期間由於國人外出採購逛街人潮大減,深怕感染不敢輕易拿下口罩,因此講求實際體驗的美妝門市深受影響,店面提袋率大幅下滑,各商家、品牌倚靠網路銷售,實體店面相當蕭條,待疫情解封後,激起報復性消費,上街人潮大增,體驗型的產品銷售谷底反彈,實體店面銷售成長,促進商圈活絡。
值得一提的是,疫情期間無法出國旅遊,日系藥粧雜貨品牌反而趁勢進駐台灣,在西門町開設首店,消息曝光不但提高店家知名度,由於這類店家除美粧藥品,也販售生活雜貨,因此可培養出固定常客。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表示,店面市場因疫情深受重創,許多店家不堪成本負荷紛紛關店,造成諸多商圈店面空置率達到歷史新高,不過防疫期間不僅累積消費量能,更出現不少複合式經營模式,其中藥粧零售更是箇中佼佼,一旦解封,量能釋出便可創造營業佳績,目前各商圈店家回歸態勢顯著,店租水平逐步回穩狀態,預估明年店面市場將進入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