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記者朱紹聖/綜合報導
國防部9日下午針對大陸發射衛星飛越台灣南部上空,前所未有地發布國家級警報,引起民眾熱議。但陸媒指出,大陸此次發射的愛因斯坦探針(Einstein Probe,EP)衛星屬太空觀測衛星,是一項由大陸、歐盟、德國、法國以國際合作形式參與的項目,至少在其發射前兩天就有相關預告。
大陸央視新聞9日報導,大陸四川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當天下午約3時許使用長征二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愛因斯坦探針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此次任務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506次飛行。
報導指,愛因斯坦探針衛星在國際上首次大規模運用「龍蝦眼」微孔陣列聚焦成像技術,可實現靈敏度和空間解析度10倍提升,在進行大視場監測的同時,能夠精準捕捉到宇宙中更加遙遠暗弱的高能暫現源,和轉瞬即逝的未知現象,並發布預警引導天地基其它天文設備進行後隨觀測。
綜合陸媒報導,愛因斯坦探針衛星能夠深入觀察涉及X光的事件,並提供有關黑洞、磁星、活躍星系核、紅移伽馬射線暴,以及彗星和太陽風離子之間相互作用的更多細節。而定期發現新的X光源和事件的能力,對於增進人類對重力波起源的理解至關重要。事實上,此次大陸發射愛因斯坦探針衛星,7日就有相關預告。此次發射活動也是由中國科學院國家太空科學中心、歐洲太空總署(ESA)、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地外物理研究所(MPE)和法國國家太空研究中心(CNES),以國際合作形式參與的項目。該探測器原擬2022年發射,後延期至9日下午3時。
公開資料顯示,此次發射愛因斯坦探針衛星的西昌衛星發射中心,2023年全年就至少執行過15次衛星發射任務,預計今年3月也將利用長征二號丙運載火箭,發射由中法合作研製的天基多波段空間變源監視器(SVOM)升空,以探測伽馬射線暴並確定其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