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于國欽/台北報導
經建會主委管中閔昨(26)日表示,鑑於政府已幾乎無舉債空間,加上稅收不足,嚴重影響政府施政,他將於今天赴政院報告「增裕政府財源計畫」,擬設置國家建設基金來整合釋股、資產證券化、資產活化及各部會非營業基金等四項財源,以支應公共建設。
經建會主委管中閔將赴政院報告「增裕政府財源計畫」,擬設置國家建設基金以支應公共建設。(好房News記者林彥呈/攝影)
管中閔表示,103年中央政府的債務餘額占比(指占前三年平均GNP比率)已近39%,距離法定上限僅剩1%,幾乎已無舉債空間,另外政府稅收也不足,這使得近年公共建設預算大幅下滑。
依經建會統計,民國91~101年的公共建設預算占GDP比率仍有3.5%,即使排除金融風暴時所舉借的特別預算,也達3.4%,而102年已降至2.5%。
管中閔說,解決預算不足的根本之道仍在稅制改革,但稅制改革牽動甚廣,以目前台灣社會的氛圍,吵個五年恐怕仍吵不出結果,因此才會提出「增裕政府財源計畫」。
他表示,公股釋出、資產證券化、資產活化及有效運用各部會已有的特種基金(非營業基金)是取得財源的四個方向,如果能把這四項財源放在較大的框架上,也就是放在國家建設基金這個框架上,將可以更有彈性,可以做更多的事。
他進一步表示,所謂資產證券化就是把政府固定收益證券化,如高速公路通行費、機場收入、土地租金等等;而各部會持有的非營業基金總淨值在101年底超過2兆元,現金超過4,500億元,但礙於專款專用,不能一起運用,如果可合在一起運用,可做的事也多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