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新聞網/綜合報導
近年小兒科醫師招募困難,據2018至2022年衛福部統計專科醫師核准給證人數,兒科已從135人降至126人。小兒科醫生巫漢盟表示,近年不少選小兒科的醫學生也減少,許多主治醫師甚至開始輪流值班,讓他無奈坦言「小兒科醫師的確需要面對許多難處」。
對此,醫生巫漢盟分享六項小兒科醫生面臨的難處,他透露,小兒科病人常常無法主動走入診間,許多病患都以為看醫生就要打針,使醫生們光等病人走進診間,就需花上一段時間。
儘管小朋友好不容易進入診所後,卻經常難以主動與準確地描述自己的不舒服。巫漢盟指出,雖然家屬會在一旁幫忙解釋病程,但內容卻未必清楚,而病患若在一旁哭鬧的話,醫生就必須趁病人哭泣的空檔,趕緊向家人解釋與說明病因。
巫漢盟說明,小兒科病患經常無法配合檢查,光是一般理學檢查,便有可能不斷扭動與哭鬧,若想進一步做篩檢與抽血,往往會耗費大量時間與人力。他解釋,因為台灣出生率逐漸降低,加上以上幾種原因影響醫師看診速度,讓他們通常沒辦法靠衝量以增加收入,無奈坦言「收入一直都是各科別醫生裡敬陪末座的…」。
不過,巫漢盟也強調小兒科醫生還是有快樂的地方,像是看見小朋友的萌樣,或是病患恢復健康的笑容,都讓他感到很窩心與快樂。文章最後,他也呼籲家長「爸媽們想找到適合寶寶的小兒科醫師可能會越來越困難,所以從現在起,請大家好好對待孩子的小兒科醫生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