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蔡維斌/北港、口湖報導
「嘸錢嘛要做!」北港樹腳里及太平路近年來成為雲林少數水患嚴重區,縣長蘇治芬認為治水有輕重緩急,縣庫緊縮但仍籌出2千多萬元,昨天動工開闢北港第一個休閒兼具防洪功能的滯洪池,將徹底解決水患。
北港首座滯洪池與成龍濕地高腳屋,昨動工。
北港鎮樹腳里長郭麗雲說,樹腳里位於新街及土間厝大排之間的低窪地,每逢颱風北港溪水高漲,區內積水無法排出,到處汪洋,雖整治大排但難收實效。
水利處長林榮川說,整治大排只能治標,縣府向中央八年八百億治水經費爭取達19餘億,將建造76公頃滯洪池,但經費龐大緩不濟急。但沒錢也要做,縣府設法自籌2150萬元,向台糖租地1.6公頃先建一座小滯洪池應急,明年4月可完工。
「大的等不來,就做小的。」蘇治芬說,滯洪池雖小但足可紓解當地大水,不但防洪,將來綠美化還可成為美麗的親水公園。里民許玉明等人欣喜地說,明年不必再擔心要遷村了。
延宕多年的北港太平路昨天也一併開工,鎮長候選人張勝智說,太平路居民密集卻淹水嚴重,縣府將以1400多萬元全面改善水路與下水道,徹底解決水患。
昨天觀樹基金會也在口湖鄉成龍濕地動工建造全國第一座濕地高腳屋,縣長蘇治芬以「這群憨人」感謝觀樹志工,長年對土地熱忱與愛,把成龍濕地打造為環境生態教育場域,引進國際藝術家,更讓海水倒灌的廢田變成美麗生態濕地揚名世界,連探索頻道都來報導。
濕地高腳屋由觀樹基金會以1千萬興建,8個月完工後捐贈縣府,基金會執行長洪粹然說,高腳屋提供地層下陷區居民另類建築選擇,也把「長腳」伸入這塊美麗濕地,地層下陷不再只是成龍居民的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