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陳婕翎/台北報導
推動分級醫療,衛福部健保署去年7月要求區域級以上醫院,每年減少2%、5年減少一成門診量。據健保署今年4至6月門診減量執行情形,19家醫學中心全數達標,但區域醫院仍有13家沒達標,其中8成位於北部,中部及南部各占1成,總共核扣金額達1.03億元,單家核扣最高金額達5500萬元。
為了避免大醫院門診減量,影響重症或偏鄉地區民眾就醫權益,健保署將重大傷病、急診、門診手術等排除於門診減量範圍,因此,減量者多是輕症者。
門診減量未達標的13家區域醫院,8成位於北部,中部及南部各占1成,共核扣1.03億元。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健保署署長李伯璋表示,以今年第二季未達標醫院而言,並非地處偏鄉醫院,研判無法達成目標可能與醫院經營策略有關。
李伯璋再次強調,除醫院改變,民眾就醫習慣必須調整,「醫師是患者最好的老師」,鼓勵醫護人員可適時教育民眾輕症就近於診所就醫,不僅能省去排隊等待時間更能省錢。健保署也提供雲端病歷服務,方便診所醫師查閱民眾於大醫院檢查影像,壯大基層診所實力。
針對未達目標區域醫院,除予以核扣,也會給予輔導,健保署醫務管理組組長李純馥表示,大醫院協助患者轉診至基層診所,該患者即不算門診數,做為誘因,以鼓勵響應。目前區域醫院以上總體門診已下降約5%,醫院就診人次明顯減少、基層診所就醫民眾漸漸增加。
除分級醫療議題,健保署今年5月出版發行「走向雲端—病醫雙贏 健保改革日記」,內容涵蓋全民健康保險等各項重要議題,李伯璋說,該書籍自本月7日起轉為電子書,並置於健保署官網,免費開放,民眾隨時可線上閱覽,期盼讓更多民眾對健保理念及改革有更深入的瞭解及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