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趙宥寧/台北報導
台大學生意外頻傳,台大教授葉丙成今在臉書以「我們的大學需要改變」為題PO文,他以相關數據,點出校園裡有很多人過得並不快樂,也有很多人並不認同自己念的系所,葉丙成提出四點建議,呼籲大學需要改變。貼文PO出三小時,已吸引近7000多人按讚,也有近2000人次分享,反映相當熱絡,不少人表示贊同。
葉丙成表示,根據媒體報導,台大心輔中心諮商人次已經超過10000人次,比四年前多了3000人次,即使有41位專兼職的專業輔導人員,心理諮商預約還是供不應求,他直言,「在這校園裡,有很多人過得並不快樂。」
台大教授葉丙成。圖/聯合報資料照片
葉丙成也以媒體針對台大學生的整體調查,若能重選科系,有四分之一學生不會再選一樣的,而有三分之一學生則茫然不知自己要不要念原來的系,只有約四成左右的人,真正認同自己的系,「在這校園裡,有很多人並不認同自己念的系。」
葉丙成說,學生在國高中經過無數考試,身邊的大人都跟他們說,只要進了大學一切就好過了,除了能力很強、萬中選一的秀才外,許多人都是靠著高強度鞭策自己的自制力,希望一旦進了這所學校,日子就會好過了。
「但現實是進到大學後,有六成的人才發現自己念的系不是自己要的。而且大學的科系跟高中差很多,沒興趣是真的很難唸得下去。」葉丙成說,這些人如何能接受自己唸不下去的現實?他們對於「找好工作」的期待如何成真?更慘的是,即便他們已經唸了大學,他們還是無法脫離家庭對他們的影響。
葉丙成分享,曾有某個人文相關科系教授告訴他,某年新生家長日,一位家長搶問:「請問貴系要如何才能夠轉系轉得出去?」。他一問完,其他家長手都放下了。他說,當家長是以這樣的態度看待孩子的科系選擇時,學生感受到的「找好工作」壓力更大了。
葉丙成認為,若要改變結構性因素,他也提出四大要點,包含讓學生對自己的未來安心、課務的改革、將導師費移做心輔資源、選才不再只看分數,要找興趣相符的人材。
葉丙成說,有許多學生進大學發現選的科系跟他想像不一樣,但成績不好轉系轉不出去,重考也不知道自己要什麼,又怕家人唸而不敢休學。他認為,能不能有更有彈性的畢業規定,讓學生能有機會在大學好好探索自己的興趣跟方向,至少有路有出口,不會覺得未來很絕望。
至於心輔資源,葉丙成說,台大學生總數三萬多人,每個人有700元左右的導生費,總和有兩千多萬元,可以再多聘許多位真正有專業為學生做心理諮商的專業心理師,請學校體認心理輔導必須由專業的人員來做。
葉丙成說,台灣教育正面臨一個艱難處境,我們正在面對前所未見的變動世界,過去幾十年累積下來的求安穩、求保險、求名牌標籤的價值觀,仍然影響者我們社會的許多人,這兩者落差,會讓越來越多人感到焦慮跟徬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