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氣 627

猴痘擬放寬隔離標準 皮膚科醫師:同住家人應完全避免接觸

#地方 #政策 #皮膚科 #疾管署 #猴痘 #隔離
聯合報記者許政榆/台北報導
 
疾管署宣布,經專家會議討論,決議放寬猴痘隔離標準,疑似個案若有照護需求,才需住院隔離,若無醫療需求者,且居家環境條件符合者,可返家自我照護。皮膚科醫學會昨也召開會議討論,因猴痘水泡到結痂掉落前仍有傳播風險,未來若放寬隔離標準,建議同住家人也要避免接觸,尤其近距離2公尺接觸超過3小時,還是有高度機率被傳染。
 
台灣去年6月23日起將猴痘列為第二類法定傳染病,國內目前21例個案包括14例本土、7例境外移入,疫調顯示感染者間無關聯,均為散發個案,按照現行治療指引,猴痘個案需住院隔離治療,至痂皮脫落才能解除隔離,日前有患者抱怨身體已無不適,卻仍須關在醫院,引發外界討論,疾管署擬放寬標準,日前開放第一階段猴痘疫苗預約3000名額,4月6日將宣布第二階段3萬名額預約、接種事宜,有望4月15日前實施。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國內加購一萬瓶猴痘疫苗已到貨,第二階段預約及開打有望於4月15日進行。記者許政榆/攝影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國內加購一萬瓶猴痘疫苗已於昨晚到貨,第二階段預約及開打有望於4月15日進行。記者許政榆/攝影
 
台灣皮膚科醫學會發言人、林口長庚皮膚科主治醫師黃毓惠表示,會議針對猴痘全球疫情狀況,如何診斷、處置及隔離進行討論。傳統猴痘過去出現在非洲小孩身上,主要透過空氣傳播,出現病灶部位多在身上、手掌、腳掌;但近年流行的猴痘,較多在成年人身上,如果有性接觸、體液接觸,性器官就會出現水泡、膿皰等猴痘病灶。
 
黃毓惠表示,猴痘患者大多以水泡、膿皰呈現,從小顆長大至1公分,相較傳統水泡來得更大,其水泡中心有凹陷,過去非洲猴痘案例,較嚴重個案恐會在身上留疤,因此照護猴痘傷口也要小心,不可抓破;且水泡本身有病毒,不可隨意弄破,否則恐造成細菌感染,若他人接觸到傷口時,也可能遭到感染,甚至近距離2公尺接觸超過3小時以上,也有高機率被傳染。
 
黃毓惠表示,猴痘個案約8成會出現皮膚症狀,也會合併發燒,如果先出現發燒,患者可能先至感染科就診;若發燒不明顯但皮膚徵兆明顯,則會到皮膚科就醫;部分患者則沒有症狀。未來政策調整後,猴痘個案不一定要住院,可以採居家隔離,但猴痘在結痂脫落前都有傳染風險,建議居家隔離要確實,與家人完全隔離,避免空氣、接觸交流,詳細居家隔離標準仍待疾管署公布。
聯合報 記者許政榆/台北即時報導

熱銷建案&網友看屋心得



好房網不只有新聞,還能找優質宅

好房網News粉絲團

成為好房網Line好友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頭版 總覽 圖輯 名家 專題 土壤液化 好房網TV 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