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瑄喻/台北報導
流感疫情嚴峻,有民眾即便施打疫苗依舊中標,讓外界質疑疫苗保護力,感染科醫師認為,除流感病毒變異外,每年世界衛生組織(WHO)都用歐美地區的病毒株來預估全球疫情,但卻與台灣流行的病毒株型別不相同,「這幾年失準率至少逾半」,導致國內不少民眾即便打了疫苗,還是全家都到醫院報到。
近幾年失準率逾半
流感主要由2種A型及2種B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每年2月世界衛生組織會召開會議,根據前一年度流行資料及各地所收集的病毒株,預測北半球下一季可能造成流行的病毒株,進而決定該年度將使用的疫苗病毒株。目前各國使用的公費流感疫苗是三價疫苗,包含有三種病毒株為A(H3N2)及A(H1N1)和1種B型。
台大兒童醫院小兒感染科主任黃立民表示,但B型流感病毒大致可分為山形株(Yamagata)與維多利亞株(Victoria),若是民眾只施打三價疫苗,雖在A型流感上,可獲得5成至8成以上的保護力,但在B型流感上卻往往閃過了其中一種病毒,還是會感染另一種,因此讓打公費疫苗變得只是「碰運氣防感染」。
用歐美疫情看世界
「世衛組織就是用歐美疫情看世界。」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王任賢認為,世衛組織每年預測流感病毒株,大多採用歐美地區資料,但像是中國大陸、香港、台灣等華人地區,卻因為環境所產生出的病毒,就會與其他國家不同,「讓猜測病毒株的準確率只有5成!」例如2011年世衛組織就「猜錯」B型流感病毒。世衛原預估流行的病毒是B型流感「維多利亞株」,最後卻是「山形株」盛行,當時也造成台灣流感大流行。
台北馬偕醫院小兒感染科主任紀鑫認為,即便世衛組織預測錯誤病毒株,民眾也無須對疫苗沒有信心,畢竟流感最常見的併發症是肺炎,輕者必須住院,嚴重者可能死亡,每年定期施打疫苗,身體有了抗體,還是能降低出現重症的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