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劉星君/高雄報導
高雄師範大學跨領域藝術研究所畢業的李怡志、林佩穎,以在地人身分和對鄉土熱情,用畫筆紀錄老鹽埕建築、描繪職人匠師風貌,藉著口述歷史文字紀錄,讓更多人認識鹽埕的生命故事。
李怡志(左)和林佩穎(右),透過文字與上百張的繪畫素寫,記錄鹽埕區建築街廓與職人故事。(記者劉星君/攝影)
「鹽埕‧市井小ㄕˋ場」,兩人將對鹽埕的情感,透過上百張素描寫生、3萬多字訪談,標示鹽埕市井座標,記下老職人的人生與老街廓建築風貌,將於11月在駁二特區本東倉庫展出。
七年級前段班李怡志從小在鹽埕區長大;來自台東的林佩穎,到高雄求學後,被鹽埕區濃厚歷史文化吸引,兩人展開一連串對鹽埕的素寫與想像。
「鹽埕,從一粒鹽開始,鋪陳高雄前世與今生」林佩穎說,走進鹽埕區,看見40年代建築、50年代招牌、60年代擺設與70年代菜單,全部匯集在同一個空間,在浩大歷史框架中,填補的是真實的人、景、事、物。
李怡志說,兩人走訪鹽埕區街廓巷道,刻畫老職人的記憶,有阿婆的小推車、在騎樓下代寫書法老師、製作蒸籠的老師傅等「歲月的痕跡」。
兩人描繪鹽埕上百張的素寫,命名「鹽埕‧市井小ㄕˋ場」,李怡志解釋「市井」象徵日常生活,及日本時代鹽埕棋盤式道路規劃。
「小ㄕˋ場」,有「事情、市場、試驗」三種意義,林佩穎說,藉由創作實驗觀看鹽埕,更多不一樣想像。
李怡志沿著住家建國四路為軸線描繪,「靜物突顯老建築美」,建國路上,有日本時代建置的醫院「神龕雕刻希臘神話,騎樓裝飾,一點都不輸國外」,高雄僅存老戲院之一「大舞台」,拆了一半,「保留著當時生活場景。」
李怡志說,記錄書寫過程「更尊重在地文化、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