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氣 126

銀髮安居 高齡海嘯逼近 政策追趕不及

#銀髮 #安居 #高齡 #政策 #新奇
工商時報特約撰述/楊沛騏
 
前言台灣人到底有多老?只要走一趟醫院或診所,肯定會很「有感」!根據國發會「人口推估」資料顯示,再過三年,台灣將正式進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超過20%);而在2070年,這個數字將大幅增加至41.6%,也就是說,當現在17歲的小伙子到65歲之後,台灣將有超過四成人口都是高齡族。
 
這不是危言聳聽。當1993年台灣進入「高齡化社會」(65歲以上人口達到7%)時,整個社會的氛圍都只把它當成是「未來趨勢」;1996年,潤泰集團在淡水的「潤福生活新象」正式對外營運,雖然各界矚目,但因為只是「個案」,對整體社會乃至建築產業的影響,也只是「叫好不叫座」。
 

 

根據國發會「人口推估」資料顯示,再過三年,台灣將正式進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超過20%)。圖/中時電子報
邁向超高齡社會,安養信託逐漸成為國人退休規劃時的重要配置。圖∕本報資料照片

 

 
直到2005年,台塑集團的「長庚養生村」完工營運,「高齡社會」的話題才受到市場重視;但開放兩年後,實際進住率卻也只有25%,也使得內政部當時認為成效不彰,於2008年停止「促進民間參與老人住宅建設推動方案」的試辦,而將「老人住宅」的政策方向,逐漸往「在宅老化」的概念調整。
 
其後十幾年間,雖然全台各地陸續出現民間業者投資興建「養生村」的案例,卻因為傳統社會與家庭文化因素,始終呈現「口碑優於票房」的狀況;直到2018年,台灣人口老化的程度正式進階為「高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達到14%)後,並且因為「少子化」問題越來越嚴重,台灣社會才瞬間感受到「高齡海嘯」的壓力與嚴重性!
 
於是乎,以「青、銀共居」為訴求的社區出現了,壽險等集團投資開發的養生村也陸續推出了,在「未來趨勢」終於走到眼前的當下,政府與民間開始動起來。但面對高齡海嘯與長照安養,台灣的應對腳步已經落後太多,包括政策推動、法規鬆綁、人才培育、鼓勵產業投入等,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有待政府與民間共同努力,才能打造一個老有所終、友善安居的環境。
 
銀髮族安居大不易!想在宅養老,若無人陪伴或缺乏照顧,當然不行;要租屋養老,許多房東聽到老年人要租就打退堂鼓,恐怕也行不通。面對超高齡危機來襲,政府確實需要有更積極的作為。
 
根據內政部與衛福部的綜合統計資料顯示,在台灣目前超過380萬65歲以上的銀髮族中,「獨居」與「老老相伴」的人數超過65萬戶;而住在「無電梯公寓」裡的老人則超過43萬,驚人的數字背後,代表的是有近半數的老人正面臨嚴重的「安居」問題。
 
就實務面而言,儘管中央與各級政府早已提出「老舊建築物更新增設電梯補助辦法」,並且幾經修正,降低門檻、提高補助,但實施多年以來,雙北市真正完成裝設的個案仍停留在「個位數」。究其原因,除了住戶間意見整合困難外,空間狹小更使得執行困難。大鎰室內設計師李冠瑤指出,一般老公寓裝設電梯,包括車廂與當層通道,至少需要四坪多的空間,很多老公寓根本「擠」不出這樣的空間,就算有經費,實務上也做不出來。
 
再以租屋市場來說,一般房東因為擔心老人的身心健康等問題,通常不願意租給銀髮族。由於牽涉個人資產權益,「道德勸說」也使不上力。台北市租賃公會理事長陳柏勳表示,政府近年來大力推動「包租代管」制度,除了希望健全租屋市場外,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希望藉由制度的保障,協助老人與弱勢族群的居住權益,自上路以來,也確實有不少案例透過包租代管找到安穩的住所。
 
根據衛福部「老人福利法」第3條第3項第6款規定,「住宅主管機關:主管供老人居住之社會住宅、購租屋協助之規劃及推動事項」,另依「住宅法」第4條規定,政府及民間興辦之社會住宅,須提供至少40%出租予經濟或社會弱勢者,但65歲以上者僅為其中之一,並非特別為老人所預留,且申請條件須「無自有住宅」或符合「一定所得、財產基準以下之家庭或個人」。
 
此外,「擁有自宅之中低收入老人」或「一般老人」,亦可能有被照顧的需求;衛福部「長期照顧司」去(110)年也大幅修正「長期照顧法」,希望能有效導正老人居住與照顧的市場亂象,及強化「長照產業」的責任與使命。然而,解決超高齡社會的各種危機已刻不容緩,在補上之前缺漏的「拼圖」後,還需要政府更前瞻的策略,進行下一階段的「超前部署」!

熱銷建案&網友看屋心得



好房網不只有新聞,還能找優質宅

好房網News粉絲團

成為好房網Line好友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頭版 總覽 圖輯 名家 專題 土壤液化 好房網TV 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