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記者黃敬文、洪凱音/台北報導
根據勞動部統計,我國65歲以上高齡者勞動力參與率不到10%,低於香港的13.6%、日本的25.7%、新加坡的31.5%,更遑論韓國的38.3%。勞動部表示,目前政策導向是「屆齡退休者延緩退休」,希望企業雇主繼續雇用,另外也鼓勵退休後再就業。
勞動部雖然訂定《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就業促進法》,但今年截至11月,高齡者介推就業僅266人。勞動力發展署身心障礙者暨特定對象就業組長劉玉儀坦言,我國因勞保退休金、軍公教退休金尚可支應生活開銷,沒人想出來工作,面對超高齡化導致勞動力大量減少的警訊,已提前部署將中高齡及高齡者留在勞動力市場的準備。
輔仁大學社工系副教授王潔媛指出,日本、韓國及香港的老人貧窮化嚴重,是影響高齡勞參率的主因之一;先前桃園調查僅有6.5%長輩願意再就業,原因不乏離婚或經濟壓力,而新竹調查發現經濟非唯一原因,超過20%希望對社會有貢獻、19%為不與社會脫節、10%為打發時間。
弘道基金會副執行長張瑋芩表示,隨著人口負成長,各行各業會越來越缺人,高齡者勢必得重返職場,如何建構完善的職災保險及安全的職場環境相當重要,攸關能否吸引「經濟無虞的人」,而退休制度改制後,屆齡退休者可跟雇主協議繼續工作,局面會與以前大不相同。
國發會推估,台灣今年新生兒還有13.17萬人,到2070年僅有5.4萬人。為翻轉失衡的人口結構,目前由行政院政委陳時中規畫定期與各部會開會研擬對策;國發會短期工作是延攬外國專業人才來台,如新設「全球菁英卡」制度,年薪600萬元以上專業人才居留1年即可申請永久居留、配偶可申請個人工作許可等。
國發會主委劉鏡清表示,在就業市場應重新管理人才供需的平衡,最大關鍵在於掌握AI工具,即不一定增加人才供給量,而是透過AI技術降低人力需求。例如美國有AI計程車,未來可能研發出各式無人載具,當產業人力供需產生變化,國發會將重新檢視思考台灣最適人口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