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余佳穎/整理報導
今年至今台灣出口表現不佳,原油下跌刺激的消費也已鈍化,加上下半年不如去年有iPhone 6熱潮,電子零組件缺乏動力,我認為今年GDP成長率恐怕僅有2.5%。
專家指出,由於薪水不漲,因此無法帶動消費動力。(截取自維基百科/WiNG 攝)
今年初大家沒預料到出口會表現這麼差;上半年的數據來看,電子零組件產業表現還有支撐,機械、化學工業則表現比較不亮眼,而下半年的電子零組件目前看起來還好,恐怕也難以出現下一波帶動經濟成長動力。
如果沒有近期出現iPhone新機消息的加持,未來半年恐怕出口會有更大的跌幅。主要是因為去年下半年iPhone熱潮帶動出口,基期拉高;沒有新機、基期高,自然會對未來電子零組件出口更悲觀。
此外,機械業、工具機、化學產業,下半年也不會明顯好轉;如加上電子零組件有明顯衰退,下半年更不樂觀,也是我認為今年GDP表現會不好的原因。
除出口不佳,油價下跌帶來的刺激消費已經鈍化,從消費者物價沒有明顯上升就可略看一二。影響物價包含需求、成本兩項因素,過去半年成本持平,水電等能源價格下跌;但需求面也沒有拉升。如需求面有起來,則物價會面臨上升壓力,但目前來1%的上漲都沒有,顯示消費效果沒有出現,當初油價下跌預期效果也沒顯現。
消費效果出不來,最大的問題還是在薪資。薪資上漲刺激內需效果顯著。以去年第1季主計總處報告指出,台灣因為薪資小幅成長,帶動內需,使經濟成長率有所支撐。但薪水不漲,根本無法出現消費動力。
其實無論出口、消費力問題,都顯現出台灣過去壓低成本生產方式出問題,導致出口內需兩頭空。我們得想,出口真的要追求短期數字,成本不斷壓低嗎?薪水上漲廠商就喊受不了,所以就不要加薪嗎?如果廠商不願意加薪,想要出走中國、東南亞沒有不好,汰弱留強,留下有競爭力、願意加薪的廠商,不但可以把附加價值提高,加薪也可以反映在消費力,對台灣好處多。
這樣的改變或許沒有辦法一兩年內完成,但是如果不開始,只會完蛋。台灣的整體結構必須調整,要用更少資源、更智慧方式賺錢,如果我們可以生產少一點但賣得貴、賺更多錢,就不需要擔心薪水、電價問題,過去用低成本生產已走不下去,要改變才能改善整體台灣的經濟。
(本文由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邱俊榮口述)